第(1/3)页 从目前来看,警方调查的基础为,搜查一个能串联公立学校,以及私立学校的凶手。 而寻找的人员设定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进行。 像是沈苗,其身上具备的特征便完全符合,不过. “假设,沈苗与公立学校的事件有关,但她死了,她确实死了,那私立学校的案子便和她无关。“ “想用她将所有信息,两部分的线索串联起来,断不可能。” “除非,凶手不是她,或者说,凶手还有第二人!” 徐嚯的目光如炬,思维在这一刻逐渐清晰。 他在黑板上不断写写画画,将原本一团乱的信息明确分割成两部分。 “那也就是说公立学校,程玉在内引起的部分事情,在经过时间的沉淀,促使出现了第二部分,也就是目前的案件。” “但,第二部分又自成一个逻辑,第一部分的信息无法代入其中?” 钱华灵光一闪,恍惚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信息的泄露也是因为他!?” 李建业更关心这件事,他眉头紧蹙。 如果是因为细作的话.那事情的严重性可不是单纯的杀人命案这么简单了。 “很有可能,因为虽然产生问题的逻辑不同,但解决问题,得到的答案相同。” “所以,两个凶手在利益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互帮互助的情节。” 徐嚯点了点头。 刚才他提出了有人泄露情报的猜测,从而推出第二凶手。 而现在得出的答案,刚好对此形成逻辑闭环! “问题相同,利益也会相同。” “在假设沈苗就是第一个面对问题的人来推测,第二凶手的问题是什么?” 不等周围人思索透彻,徐嚯再次追加问题。 周围人忙不迭被从推理拉回现实,大脑思绪继续滚动。 形成同一个问题的人有很多。 举个例子。 开学,老师要检查作业,现在站在老师面前的有两人。 一,是压根就没写的,他的问题是如何躲过这次检查。 二,是作业写了找不到了,问题也是如此躲过检查 产生问题的逻辑不同,但面临的问题相同,问题相同那利益也是如此。 已知,在假设沈苗就是凶手之一的基础上. 第二问题是什么? “也是80?” “这起案子,导致人员死亡的80事件不是同一起!?” 钱华顿了顿,随即脸上露出错愕。 “死者程玉,在解决完沈苗的事件后不仅没改,甚至又进行了一起!?” 一个人犯错了,会改吗? 看情况。 如果得到了应得的代价,那大概率会改。 因为,绝大多犯罪事件的代价,都超过了犯罪本身带来的价值。 唯有让他承担犯罪后的代价,对方才会改! 反之,只会产生一种刀尖上跳舞的刺激感,以及蠢蠢欲动的心理。 这么说吧。 如果,抢银行不犯法,杀人不犯法,强奸不犯法等等一切犯罪,都不需承担代价。 那么,这个世界会乱成什么样? 良心?道德?底线?都是靠代价来维持的! 教导小孩水热怕烫,你不能光靠嘴告诉他,这样他迟早还会去摸。 只要一烫,有了记性,即便不不告诉,那孩子看到热水壶也知道不能伸手触碰。 “那么,请问在场各位。” “程玉.受到过代价吗?” 一个不复杂,却十分沉重的问题出现在众人耳边。 徐嚯扫了眼周围几人。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赵州市本地的大队长双颊通红,一股羞愧的情绪从内心涌出。 李建业深吸一口气,闷闷道:“没有。” “没错,她做了错事,没有代价。” “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这就是她做错事后的遭遇!”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她会改吗?” 程玉没付出任何代价。 如果硬要说的话.一点钱? 首先,要对程玉的家世有个明白。 程阳,不是因为他是董事,所以才能顺便利用权柄调犯错事的程玉进私立学校。 而是程玉犯了错,所以,程阳才会花点钱,去做个董事,随后安排一个位置。 做错事,承担责任的不是程玉。 甚至说,她还享受到了更好的待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