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秘书长》


    第(2/3)页

    “唉。”程一路叹了口气。

    齐鸣也没有再说什么,让程一路暂时保密,就挂了电话。

    程一路反复地想想黄川,这个年轻的财政局长虽说平时为人有些高调,但也还没听说有太大的问题。如果按齐鸣的话讲,那就不是一般的问题了。财政局涉及的工作面广,手头的经费也多,而且还掌握着一些可以动用的财政资金。黄川直接动用的可能性不大,这些资金没有**常务副市长和市长的同意,是不可能调得出来的。如果不是在这些资金上出了问题,那么以程一路的感觉,问题极有可能出在财政大楼上。这些年,中国出了很多的腐败案件,其中很大的一部分与建设有关。一旦掌控了建设的主动权,就会有人主动投怀送抱。

    南州财政大楼坐落在南州市最繁华的沿江大道,面朝长江,楼高二十一层,喻意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楼顶上覆盖着一个巨大的透明钢球。“南州财政大楼”六个字出自任怀航的手书,虽然说不上多么漂亮,但也遒劲有力,特别是最后一个“楼”字,一笔挥成,很有些气势。这座大楼已经成为南州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据说总造价达到了一亿多元。大楼落成时,程一路刚刚到市委任秘书长,也参加了大楼的落成庆典。然而,也就从大楼落成后,关于黄川的上访信就从来没有断过。市里也曾组织调查组,专门到财政局进行调查。结果是黄川在财政大楼地操作上,十分透明,完全是阳光操作。

    黄川为此更加高调了。现在,很少有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没有被人检举过。虽然有些检举是别有用心的,有些检举是另有目的的,但总之都是检举。一旦沾上被检举的边,组织上就不能不问。结果也自然有好几种。最不济的是真的查出了问题,不仅结束了官场生涯,甚至有可能犯法坐牢;第二种是查也查了,有问题但问题不大,教育处理了事。从此,被检举人偃旗息鼓。第三种就是检举了,查了,没有问题。如是被检举人更加张狂,组织上已经鉴定了我没有事,谁还能说我有事?既然我没事,我就得大笑着给检举我的人看。黄川就属于就第三种。但是现在看来,黄川这种高调的做法显然取到了更坏的催进作用。每次查了以后,关于他的检举信不仅没有少,相反更多。到去年,一些老干部跑到市委、市**来上访;这次,干脆上访到省里去了。

    上次马洪涛说到这件事的时候,程一路还将信将疑,这回齐鸣说了,应该没错。

    不知任怀航书记是否已经知道这事,黄川也许知道了。他在省里有很多同学、同事,关系网很广。对于这样敏感的事,程一路一般是听之,而不打听;记之,而不传播;观之,而不近观。

    但是,程一路的心情,也为此有了变化。本来到九寨沟,让程一路心情变得很好,他产生了多年来少有的出去到自然中去的冲动。然而现在,他的心里仿佛吹进了一粒沙子,总是藏着硌人。

    晚上回家,程一路有点醉。刚躺到沙发上,电话就来了。程一路拿起电话,传来的是吴兰兰的声音。吴兰兰告诉他:她五一节下午到达南州。

    程一路马上说:“啊,是吗?我们五一……”

    “怎么?有安排吗?”

    “是有。”

    “那……你是说不欢迎我到南州了?”

    “话哪能这么说。我是有安排,准备出去。”

    “出去?是公款旅游吧?”

    “这倒也不是,只是出去。”

    “那就别出去了,这次我带一个人去见你。”

    “谁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