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九六零年九月,京城,物理研究所二部。 此时的王树迎,那叫一个后悔。 前几天,闵乃大他们拿来了芯片,原本他满心高兴地以为,这就是划时代意义的芯片。 毕竟材料科研所可是之前陈国华建立起来的,他留下来了众多的技术资料、设备等等。 而闵乃大、吴几康、祝永年等人,原本就是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教授专家。 也参与过了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发工作。 尽管结果不是那么如人意,但他们终究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也是除了陈国华之外,最适合接手材料科研所的人。 可是前几天,闵教授他们拿来的芯片,却不太好。 从一百万次每秒的运算速度,到每秒一百五十万次运算速度,这个跃升,其实只能算是一般。 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只因为王树迎听陈国华说过:芯片研制出来之后,千万级别只是最基本。 上亿次、十亿次等运算速度也不再是幻想,而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所以,闵乃大他们拿出来的芯片,根本就不行,不算达标。 这也就算了,芯片在经过几轮测试之后,把计算机给干坏了。 在换过第二台计算机测试的时候,芯片自己坏了。 终究,还是错付了呀。 因此王树迎后悔不迭啊,就不应该让闵乃大他们接手。 或者说,他当初就应该誓死护着陈国华,不让童敬之带走陈国华。 现在好了,陈国华被拖了四个月,重启之后,他又不乐意重回材料科研所。 另起炉灶之后,直接导致研发速度变慢了很多。 没办法啊,很多研究人员,肯定需要时间来培养。 更别说陈国华还需要保密,导致很多工作都不好展开。 人家是不想保密,陈国华是主动要求保密。 天才的脑洞,果然跟人不同。 而现在呢,秦元勋却又因为闵乃大他们的无心之言,对陈国华的论文很感兴趣。 于是,在这几天的时间里,秦元勋都把计算机的管理工作扔给了副手。 他自己则是拿着陈国华的论文,在办公室里面研读了起来。 只因为陈国华要证明的论文是庞加莱猜想。 众所周知,庞加莱猜想就是解决三维空间层面的高深理论研究的数学问题。 而秦元勋作为蘑菇蛋科研项目的理论研究员,他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最是敏感了。 在蘑菇蛋装置的设计过程中,会有很多数学问题。 比如在最近这段时间,秦元勋就遇到了如何利用拓扑学来求证球形合成的块数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一点也不容易。 加上他还有计算机管理的工作,导致他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搞研究。 所以,现在看到了陈国华的论文之后,他顿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作为一个数学纯理论研究员,秦元勋以前也是非常厉害的。 甚至他曾经也想过研究庞加莱猜想,毕竟每一个搞数学研究的人,几乎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勇攀高峰嘛! 可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面,就害惨了王树迎。 毕竟计算机还需要维修,仅剩下两台可用的计算机,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了不少。 基于此,一大堆工作压下来,让王树迎无比想念以前。 那个时候,陈国华刚把晶体管计算机拿出来的时候,可真是极大地缓解了物理研究所二部的数学计算工作。 可也是好景不长,因为上面知道后也要求加快速度。 于是,不少的数学家都被调走了,调去协助其他科研团队。 数学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几乎很多科研工作都离不开他们的身影。 所以,数学研究员们,只能够前往更需要他们的工作岗位。 研究员的离开,加上工作任务的增加,此消彼长之下,即便是五台计算机,也是十分勉强啊。 “要是陈国华能够快点拿出上亿次,不,千万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那也可以大大缓解现在的困难了.唉!” 王树迎感慨不已,有点悔不当初的样子。 可惜,现如今的陈国华,还在白云城搞数学报告会呢。 莫斯科,赫鲁也收到了信息处理部门从港岛传递过来的消息。 罗科索夫他们应该是遭遇不测了! 这个消息,直接让赫鲁破防了。 就算罗科索夫再如何无能,但也不能够这么愚蠢吧? 这才前往港岛多久啊? 然后就全军覆没了? 港岛作为一个很特别的城市,即便那边聚集了再多的人,但各路人马齐聚,就算打不过,逃跑准没问题的吧? 要知道,那可是一个海岛城市啊,坐船离开,很难吗? “维多鲁什卡,给我滚过来!” 赫鲁愤怒地摔坏了自己的水杯,冲着门口大声咆哮道。 门口外边,一个两米出头的高大汉子,走了进来。 扑面而来的是强大的气势压迫,几乎让人窒息。 然而,赫鲁看着维多鲁什卡,气势却是比后者更强: “你率队前往港岛,记住,如果盖尔范德他们不能够把陈国华带回来,你就给我杀掉陈国华,听明白了吗?” “明白!” “去吧,别死在那边了,罗科索夫他们已经全军覆没了,我可不想再听到你失利的消息。” 维多鲁什卡点点头,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转身离开了。 就在维多鲁什卡准备出发前往港岛的时候,远在白云城这边,陈国华已经开始了下午的报告会。 四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论文,整个报告会过程所持续的时间更长。 直到晚上七点半,依然还有很多人在举手,想要提问。 似乎,这部分的内容,更难让人理解。 对于这一点,陈国华是真的尽力了。 他是来作报告的,不是来给那些硕士、博士研究生们上数学课的。 更何况,纯理论的数学研究,又怎么可能是单纯靠讲课就能够讲明白呢? “好了,今天的报告会到此为止,我们明天还需要进行三维庞加莱猜想的两篇论文的报告会.” 陈国华淡淡地看着台下众人,道: “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再见。” 说罢,他就准备离开大礼堂了,但维布伦等人却已经围了上来。 他们都想跟成果华进行私底下的交流,特别是埃尔德什,他绝对是最热衷于数学研究的人。 卡拉比并没有围上来,因为他需要好好准备一番,毕竟明天上午,陈国华就会讲到卡拉比猜想了。 到时候,非线性微分方程这个数学工具,他已经研究了很久。 明天终于有机会见证历史了。 “好,我们边吃边聊。” 陈国华笑呵呵地看着埃尔德什,如是说道。 后者顿时大喜,忙不迭地跟着走出了大礼堂。 而十分有眼力见的乔尔斯宾塞,此时也跟了上去。 一整天下来,陈国华已经征服了现场的所有数学家。 他的数学天赋,绝对比当初的陈省身还要高。 能够跟这样的数学天才,不,顶级数学家交流,乔尔斯宾塞不可能不激动。 所以他抓住了这个机会,跟着他的好朋友埃尔德什一起离开了。 维布伦等人眼睁睁地看着陈国华离开,表情十分无奈。 陈国华这是真的一点机会都不给他们呀。 盖尔范德、彼得罗夫斯基等人也同样十分无语,咋他们也这么不受待见呢? 不远处的邱宗岳,看到这一幕,顿时乐了。 “这小子果然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不错.” 只是,他又想起中午吃饭时,陈国华说话说一半的坏习惯,又忍不住一阵抽搐。 这小子不能夸,一夸就要翘尾巴了。 食堂里,陈国华跟埃尔德什几人闲聊着。 眼前的埃尔德什、乔尔斯宾塞、霍曼德尔、勒内托姆他们几人,都是邱宗岳发过来的名单上面,需要重点照顾的人。 因此,陈国华便有意识地跟他们多聊一聊。 毫无疑问,陈国华最有把握说服的人是埃尔德什,霍曼德尔次之,然后才是乔尔斯宾塞和勒内托姆。 主要是前面两者,都是单身狗,只要说服他们之后,都可以不需要再回去欧洲了。 反倒是乔尔斯宾塞和勒内托姆等人,都是有家庭牵绊的,想要说服他们,难度系数自然不低。 不过,陈国华想着,能够说服两人的话,也不错了。 时间悄然而逝,转眼便是第二天。 今天是报告会的第二天,也是这次报告会的重头戏。 至于第三天的报告会,内容相对没那么刺激精彩了。 阳光明媚的白云城,蓝天白云。 这边的气候格外湿润,特别是现在的九月份,天气还是蛮炽热的。 好在中大校园的绿植做得非常好,或者说这边的环境就是这样。 毕竟南方嘛,自然植被极为茂盛。 大礼堂,跟昨天没什么差别,大家都是很认真地看着讲台上的陈国华。 “上午的报告会,跟卡拉比猜想有关,我们的卡拉比博士也来到了现场.” 尤金尼奥卡拉比闻言,顿时笑着站了起来,向全场示意。 一九五四年才提出来的猜想,却在一九六零年被证明了。 在场的不少人,都羡慕不已。 特别是后排的这些硕士博士,以及跟着教授们一起过来参加大会的外国博士们,一个个都酸死了。 好家伙,名留青史的机会啊,就被这个幸运女神眷顾的卡拉比给拿到手了。 一个新的定理的产生,就在今天了。 现在来了那么多顶级数学家们,由他们把关,几乎可以说是确定了这个定理会诞生了。 当然了,一切还得等报告会之后才行。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陈国华的表演时间了。 跟昨天没什么两样,都是陈国华在讲台上面陈述论文,讲解非线性微分方程这个数学工具。 而其他人则是认认真真地听着。 即便是陈省身、埃尔德什、霍曼德尔等人,全都跟虔诚的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地听课。 越是顶级的数学家,越是敬畏数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