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听到关于火器的事情,孙元化整个人都变了模样。 脸上的颓废一扫而空,眼睛亮的吓人。 “先生,什么新式火铳?” 李辛淡淡说道:“呵呵,说新也不算新,我在铳管内刻画了膛线,让鸟铳有效射击距离增加不少……” 其实对于李辛来说,忙于自身谋划,这几年根本就无暇顾及研发火器的事情。 并且他也明白,大明亡国并非亡于武器落后,而是亡于党争,亡于内斗。 不然建奴一帮只知道捏刀射箭的八旗兵,如何能打的过拥有鸟铳、大炮的明军? 所以,他并未在火器一道上下什么功夫。 不过此刻为了哄骗孙元化,也顾不上了。 明末火器大多还是老掉牙的火绳枪,连燧发枪都没普及。 他随意拿出一个枪管刻膛线的理论,就能改变整个大明武器发展史。 因为此刻步枪科技,还停留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上。 第一代火绳枪即将淘汰,第二代燧发枪开始出现在世界舞台。 燧发枪横行世界二百余年后,于十九世纪才被燧发线膛枪取代。 燧发线膛枪又伴随人类几十年后,米尼弹的出现改变整个战争形态,从此枪炮开始成为世界主流。 “膛线?增加有效射击距离?” 孙元化却当了真,听着从没听过的名词,越发兴奋。 “先生,您快说说,到底什么叫膛线?它又能增加多少射击距离。” 李辛却神秘摇了摇头。 “初阳,呵呵,膛线便是在枪管内刻画一种曲线,让铅弹通过高速旋转增加射程。” “至于增加多少……我和你师父还没来得及试验,他希望你能亲眼目睹。” “啊……这……不知先生和我师父何时展开试验?” 孙元化越发急躁,恨不得立刻就要赶去天寿山,亲眼看看这膛线的威力。 李辛笑道:“你说呢?初阳兄,我急急忙忙过来找你作甚。今夜便要试验,不知初阳兄能否参加?” “今夜……” 孙元化却一脸为难。 这几日火药局连轴转加班,他恰好要彻夜登记出厂的炮弹数量,如何能脱得开身。 “至少增加五百步射程!” 谁知李辛下了猛药,直接让孙元化整个人跳起来了。 “五百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