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守住平壤城,等待援军,到时候薛延陀大军前来,我们一举拿下城外的大唐军队,让大唐人知道,我们高句丽人也不是任由他们攻打的。” 而除此之外,信诚之所以反叛,并不是因为怕死,还有另一层关系。 夜色渐渐的降临。 渊盖苏文为了稳定民心,在一开始,就威胁信诚帮他祈祷,为百姓祈福。 信诚摇了摇头,叹息道:“百姓何苦,国相大人不必派人保护贫僧,若是贫僧真的被百姓所伤,那也是贫僧的罪过,没有为他们祈福,没有让福泽降临在他们身上,这是贫僧之错,与百姓无关。” “他们会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的。” 而在城内,伪装进去的熟悉平壤成的战士,找到信诚之后,信诚不仅答应了他们,而且还能控制与劝说,守城半数的军队开城投降。 整个平壤城彻底的平静了下来,城内没有一丝的声息。 “我这让将士跟随高僧。” 但是在秦牧主动接触之后,在劝降信之中明明白的告诉信诚,他并不会因此对高句丽的百姓动手,言明百姓的无辜,讲述高句丽的反抗,指挥让百姓伤亡更加的惨重。 而城外也没有一丝的声息。 此时,平壤城就是一座孤城。 这是在如此的混乱的战争之中,让所有人都获得了一丝期望与舍弃。 就如同精神被腐蚀了一样,这是百姓在战乱之中看到的唯一的希望。 如果渊盖苏文没有强行征兵,对百姓残暴的进行统治,作为都城的平壤城,即便是只有一万将士,也可以守一段时间。 因为都城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后的尊严,只要引导得当,高句丽的百姓一定会反抗到底,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与百姓离心离德,仅仅凭借着信诚这样一个僧人,就撼动了超过半数之人的反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