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的,在经济学的立场上,两个马克思其实最后站在了同一条对抗经济化约论的战壕上。” 在美国近150年对于资本主义的探索这个话题上,两人聊了一刻钟,二条家主说,浅间听。 当女仆为两人换上一壶新茶,走出书房后,二条谦二郎笑道, “还没有褪去暴发户的味道,这位世界经济之王就要走下王座了。你知道新旧双王交接的这段时间,谁最可能成为牺牲品,谁能成为两头通吃的赢家?” “很难想象,既不是王,又想两头通吃的人会成为赢家。” “当然,欧洲不行、俄罗斯不行、英国不行、法国不行,澳洲和韩国更不行,在宏观经济改革方面,在未来的贸易战方面,日本反而有机会够成为第二世界里的唯一赢家。” 二条谦二郎对浅间说出了一个反常识的答案。 结合历史、地缘政治来看,顶着两个父亲的日本很难像土耳其、印度那样灵活。 但仅从经贸关系上看,有两个爸爸的日本比欧洲更像一个资本避风港。 “中间商?” 二条谦二郎欣赏地看着这位16岁出头的少年,点头笑道, “对,最全面的中间商。从文化到经济,从生产供给到消费需求。” “所以二条家的理想,是当中间商?” 二条家主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反而问道, “你觉得,夹在两个热恋的人当中难受,还是两个吵架的人中间难受?” “自然是前者。” 正当浅间觉得,二条家果然想效仿大英,想当五摄家的搅屎棍时,却听到二条谦二郎这么说道: “主动挑起矛盾的中间商,最终都会被消灭,而被动当和事佬的人,会受到尊敬。” “光荣孤立的仲裁者?” “不错,也是琢磨兄的那套不争之争。” “能被动当和事佬,前提是他本身就是受尊敬的人,我并不觉得二条先生说的答案符合这个标准。” “呵呵,对自己的国家,不必过度失望。一个好裁判让人尊敬的地方,自然不在于他比现役选手更强,而是他做对了他的身份应该做的事。 把事情做对,不如做对的事——积累声誉,对于很多个体而言,远比积累实力简单。 这是与强者为伍的生存之道。” 总感觉二条家主意有所指的浅间,陷入了思考。 二条谦二郎又喝了一口茶,笑着问道, “这周在KKIS待得还习惯么?” 用茶将口中的司康饼残渣送进肚子的浅间,随意答道, “不太习惯,九条家的这个私立学校,和东洋英和的差距有点大。” 他不太相信二条家主不清楚他在KKIS的情况。 “什么差距?留学生不太好相处?” “没教留学生,感觉KKIS留学生和本地学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是平行的。” “我给你介绍一个怎么样?” 二条家主忽然提出了一个建议。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