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你知道的,孟誉是我兄弟-《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2/3)页

    郭谊拱手道:“和陈氏商议了不少水利之事,他们愿意以其族首身份,先行献出奴籍之人。”

    “若是境内,都可如此,将人力释放出来,多余人口便能开矿、铸甲、水利、兴建扩建各处,可以置业上百。”

    郭谊诚恳的道:“一旦如此,三年之内可追北地富饶之产,绝不是妄语,主公可以一试。”

    “哼哼哼……”曹操心满意足的笑了起来,他现在不知道怎么夸赞郭谊,如此赤诚之心,只盼地有多产,实在已经不多了。

    不过他却也没有立刻表露太过赞许之意,收起笑意之后,高深莫测的踢了一脚院门的门槛,将脚上的泥泞刮下。

    背着手意有所指的说道:“还是,先有建树,在徐徐图之。”

    “孟誉不必这么辛劳,志才若病倒,则空缺还需你来补足,或者是文若来补,如此太过劳累。”

    “可有举荐之人?”

    荀彧听了这话,快速过来拱手道:“有一人,此前志才以为必死,固写了一封书信回颍川,当时在下心中忧愁,就先行派人送去了。”

    “现在应该到他手中了,此人名为郭嘉,字奉孝。”

    “在颍川一带赋闲,其志深远,为人洒脱,颇有侠气,而且和志才私交甚笃,也是颍川郭氏人。”

    “哦?!”曹操意外的看向郭谊,“孟誉,你认识吗?”

    “同族,但是不同宗,住得蛮远的。”

    还蛮远的。

    曹操总是从郭谊的口中,能听到些奇怪的口音,但是却总忍不住在心里复吟一遍,还挺有意思。

    “嗯,若是如此,请来我设席款待,请为祭酒,让志才也能稍稍休息些许时日,否则太过劳累。”

    曹操径直离去,很快车驾消失在了视线之内。

    而郭谊和荀彧对视之后,各自回去任上,最近虽说不忙,但是也需要收取观阅各地送来的情报消息。

    ……

    如此,过去十日之后。

    在颍川某个山村之中。

    在山坡之上,临河可远眺,一人负手站立于其上,身姿略瘦,黑发扎了马尾在后被风吹拂,头发散乱落下遮住侧脸。

    黑衣黑袍,还有一把长剑在腰身挂着。

    双手已冻得骨节发白,但他脸色并未有变化,依旧沉如水底,正在远眺山河之地,而后将酒葫芦拿起,痛饮一口。

    擦了擦嘴,将地上的书信抛向了深山之内,道:“真冷。”

    “辞别旧家山河,该去见故人矣,没想到却已死在了曹营之内,你我亲如兄弟,我定为你写一篇,旷古烁今的吊丧文。”

    这人喃喃自语。

    然后自山间持剑出来,坐上备好的马车准备往陈留去,再经陈留去东郡,这些年路上的盗寇被扫了太多,这条去陈留的路途,颇为平坦。

    一路上都有百姓耕种的影子,也有店家在营生,虽说大雪极冷,却也有车辕滚过的痕迹,所以道路依旧畅通。

    这一路去,便能听到些许传闻与流言。

    “如今之政,乃是别驾郭谊所做,颍川郭氏,名不虚传也,当真是人才辈出,安天下还需士人。”

    这句话,便是出自山口处一个酒馆内,有才学之士商谈之口,当时郭嘉听在耳中,悠然自得。

    颍川郭氏,别驾郭谊。

    不愧是我郭氏之人,权当是在夸我了。

    “先见之明,远超同侪,当初其洞察陈留、广陵之乱,守濮阳之外乱军吕布,何等玄奇,说是上天助曹,方才不拘一格降此大才也!”

    这句话,是在商道上,听留驻于此的商贾所说,当时郭嘉是在半途同行,与之一同吃食,晚上聊及了这些事。

    听到时,郭嘉笑曰:“待我到了曹营,不出半年,定让尔等也如此夸赞于我。”

    但被人只当他喝醉了,吹了句牛而已,所以也并没有太过在意。

    “其人求学甚笃,不止于浅尝,而是力求甚解,往往日夜苦读,并不图名利,只为善政,求无涯之所学。”

    这句话,是在临近东郡的一处寨中,郭嘉和这里的人一同并行,且上山打猎,之后宴请了当地的一位豪杰。

    名为周敦,曾在黄巾乱时,带乡里组建了兵马一同抵抗贼军之势。

    听到时,郭嘉只大笑,“我和他是同族,乃是兄弟,诸位何不随我一同前去投军,归附曹公!?”

    于是得了四百二十六人跟随,同行去鄄城参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