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果然和之前所想一样,在冬日已经完全安排好之后,人员无更迭的状况下,各地的农耕事宜延续上一年的热络,基本上不会有意外状况。 而且,因为奖励机制的存在,所有百姓都十分踊跃,乃至不弱于那些想要翻身固居的屯民。 也因此,开垦的田土越发的多,到现在许多农作物已得见不错的长势,形势喜人也。 不过是,诸葛亮着急忙慌从门外拐进来,一路小跑直奔郭谊面前,而后拱手行礼,仿佛也是有些迷茫。 “老师,为何今日这么早?” “嗯,休息结束了,当急于公务才是,我之前一直勤于公务,刚刚新婚稍微享受享受,没问题吧?” 郭谊抬头看了他一眼,诸葛亮顿时讪笑。 “这段时日,曲辕犁的使用如何?” “已经推及大部分州郡,其余没能领到的也在等待,但工匠不足,造器之人都是宗族子弟之中挑选,不能培养这么多工匠,所以供不应求。” 诸葛亮如数家珍的说道,这是根本问题,当初在推行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工匠是从夏侯氏、曹氏、丁氏三族之中选出,偶尔有徐州陈氏之人,将此技艺传给他们之后,再制作农具推及。 当然,郭谊因此也得到了大量的声望、赏赐。 此法,可以将造器的设计尽可能的留存在自己手中,但美中不足的便是,百姓不能自己改良,也就不会那么快。 “没办法,最先只能这样,”郭谊叹了口气,“若是什么都全数放给百姓自己改良,教学先进技艺,有可能会造成混乱,还是将选择权掌控在自己手中比较好。” “这么说来,需要加大工匠的招募力度,为我写一份告示张贴于城外,我需要扩招工匠,提高匠人的薪俸,看能否有人肯来学徒。” “好!” 诸葛亮得令之后,看了典韦一眼,两人对视的时候都觉得奇怪。 老师休息了这么久,刚刚回来对这政事似乎都很熟练,看来他在家中享受时候也并没有荒废。 “亮儿。” 诸葛亮刚转身,郭谊又唤了他一声。 “老师还有何事?” “写完之后,为我准备车马,然后回家准备行装,我要去见老太爷。” “是。” 诸葛亮点头而去。 趁着这个时间,郭谊将典农事务送上来的奏表全部批注,吩咐曹元走送各处府邸,然后起身到门口,诸葛亮已经准备好了车马,和典韦一同出行。 过几条热闹的街道,到衙署大门前,经人通报之后知晓曹操在正堂,与谋臣程昱、毛玠在商议今年粮食所藏。 而后直接进入正堂,曹操见他来,当即招手大笑,道:“孟誉来得正好,天子已下了诏书,此前计策全数奏效,现在奉孝、志才已暗中派兵前去迎接。” “我也即将启程,你今日出来,可否与我同行?” 曹操这话,让旁边的毛玠、程昱都低头不语,面色有些不好看,甚至还暗暗叹了口气。 本以为不会出来争功了,此刻从家中出来,重新勤于公务,这不是为了要功绩是什么?! 他现在乃是宠臣,且属主公家中外戚,是他女婿,两人的关系已经非同小可,这功绩怎么都会给他。 程昱胡须飘动,偷偷的看了郭谊一眼,心里有些不满。 就是这数月之内,他在陈留郡治理得当,判案公允,令郡内百姓安居,人才不断来投,如此政绩足以比肩其余谋臣。 而后才被调任到了东郡来,做郡丞。 当然,这是明降暗升的调任,在陈留他没有兵权,兵权是在大公子曹昂的手中,所以只是有治理的政绩,那时候程昱就明白迟早会调走。 若是到了东郡,那么可以一直在曹操的身边,日后更会有要职,趁着刚到东郡郭谊不在的日子,程昱本来就进言不断,眼看这迎奉天子之功绩,要落到自己头上了。 没想到郭谊又出来了。 “当真会挑时间。” 毛玠倒是也这么想,当初屯田之功绩,本来就该是自己的,他在家里写下了类似的策论,虽然没有那么完善,但也是在寻时机,告知明主,将计策献上。 万万没想到,他还在家里不断自傲于自己的策论时,东郡已经开始推行了?! 功绩总是快他俩一步。 这郭谊来了,肯定是会给功绩的,哪怕他在家里休息了两三个月,也会给,其原因便是主公太过慷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