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江南,烟雨收 第六章:贡院开考(求收藏,推荐票)-《天下风云志》


    第(2/3)页

    这时搜检官看不下去了道了一句:“快些放过,后面还有几千举子入场呢。”

    兵丁应了一声,后面速度当下快了,轮到张继时,略微搜查了一下就过了。

    长安贡院附近有一处民宅,几天前有一位河南的考生,因家里贫穷,是凭着两条腿一步一步日夜兼程来长安赶考。等他到长安时,京城住处全部人满为患,哪里还有他的位置,不得已就在贡院附近搭了一个窝棚,刚好在一位孤家老人的院墙外面,边等待边借着老人房门前的灯火微弱灯光苦读,老人看他可怜就收留了他。

    今日也是老人亲自送他到贡院参加会试的。此时,细雨已经变成了倾盆大雨。老人刚送人回到家门口碰见相熟的老人闲聊,只听一声炸雷惊起,抬头望去只见着从云端蹿出一条金光闪闪的白色鲤鱼,落在那位河南考生搭的窝棚上;一会儿惊雷又起,鲤鱼借着暴雨腾空而起,直朝着贡院会试考场内飞去……。

    陪着孤家老人闲聊的老人惊愕说道:“了不得,了不得了啊!这是“鲤鱼跳龙门啊“,这位住在你家的举人老爷必定会金榜题名啊。”

    那位收留河南考生的老人闻听也是非常的高兴,犹如自家子孙就是那位河南举子一般,连说道:“好,好,老伙计,借你吉言了啊。”

    ……

    与其同时,一条白色鲤鱼借着狂风暴雨啪的一下落在了刚进入龙门的一位考生的脚下,引起了一阵的骚乱,众人感到非常的稀奇,那位考生穿着有补丁的衣裳,却洗的非常的干净,见状就捧起白色鲤鱼连忙冒雨走到不远处的观景池边,把白色鲤鱼放入水中。

    这一幕并没有引发过多的骚乱,很快的平息,张继一过二道龙门,迅速穿戴好衣裳,免得感了丝毫风寒,在这贡院里要先考他三天两夜的,若是得了病,考挂在里面的,半途被抬起出去,每年都有十几个。

    读书人所在的地方圣洁高雅,无功名之人是不能进贡院的,所以脚夫把张继送到了贡院门前就不能在进了,过了龙门,张继就只能自己扛行李了,领了会试的卷子,这时路过一个大槐树。

    但见每个路过槐树的士子,都是放下行李,郑重地朝此槐树拜下,这颗槐树枝繁叶茂非常的有名气,张继知道此槐叫文昌槐。他自己看过不少进士的读书笔记,也早已经听过许多学子说此槐决定考生的文运,说的神乎其神,故而考试前,每个考生都要拜一下。

    张继也是凡人,也不能免俗啊,也郑重拜了一下,想来真是功名诱人。

    入了考场,见中央是明远楼,北面是至公堂,东西设更道,更道两旁用木栅分割,文场里号兵来回巡弋。

    张继依着考卷上排号去了‘丁’字房,进了考巷,但见每个号舍门前都有一名兵丁把守,这竟然是一对一看守。兵丁检查过张继考牌,领着他进了号舍,这号舍不是新盖的砖瓦结构的新舍,而是原先木头搭盖的旧考棚。

    一看号舍就乐了,“不是臭号!顺风顺水,好运在我啊。”不过张继打量了一下,所幸考棚还算坚固,下着雨也没有漏水进来,比起自己乡试时,四面漏风漏雨的号舍好多了。

    张继待至号舍后,附近号舍已有数名考生。十年寒窗苦读,大小考试参加无数,早已经磨砺的他经验丰富,于是他不急不忙,先钻进号舍,准备先打扫卫生来,毕竟干净整洁的环境会令人才思敏捷的。

    这会试号舍当真如传说般的狭小,进去后腰不能伸直,躺下去腿露在外面,站起身头碰到顶。张继不由感慨一番这朝廷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有钱给大老爷们寻欢作乐,就不能认真花点钱,给考生整治一个好好考试的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