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袁绍大败于官渡 刘备依附于刘表-《孙吴演义》


    第(2/3)页

    张飞跃起道:“我愿去取蔡阳首级!”关羽、赵云亦愿同往,刘备允他出敌。三员虎将,连镳并出,不到半日,便取得蔡阳头颅,欣然回城。

    刘备又喜又惊道:“我斩蔡阳,曹操必自至,彼方胜袁绍,锋不可当,不如径投刘表为是。”

    张飞道:“曹操果到来,不妨再战!难道曹操能必胜么?”

    关羽却说:“频年依人,终非了局,且待曹操果亲至,再作计较。”刘备乃留居汝南,使人专探曹军举动。

    过了数旬,果有急报传至,乃是曹操亲督大军,杀奔前来。刘备忙令束装起行,张飞还要出战,经刘备阻止,匆匆带领家小,及关羽、张飞、赵云等将吏,驰出南门,直抵荆州。

    汝南城内,只剩了龚都一人,亦知不能拒曹操,仓皇避去。

    至曹操到了城下,已是虚若无人,由他进城,曹操总算禁止侵掠,出榜安民,当即顺道还许都,与荀彧商议道:“我本想渡河灭袁绍,偏被刘备据住汝南,拊我背后,不得不移军往讨。今闻刘备往奔刘表,我意欲乘势南下,攻取荆州,君意以为何如?”

    荀彧答道:“袁绍新败,部众离心,不乘此时略定河北,乃欲移军江汉,倘袁绍收合余烬,乘虚出袭公后,公将如何对待呢?”曹操乃罢议,就在许都过年。至建安七年正月,复进军官渡,规图河北。

    袁绍已还冀州,惭愤成疾,吐血不止,顿时惶急了一个继妻,借着侍疾为名,日夜进言,劝立少子,累得袁绍益增愁闷,病势日增。

    袁绍有三子,长名袁谭,次名袁熙,幼名袁尚,袁尚为继妻刘氏所出,面目清扬,为袁绍所爱。刘氏早请立袁尚为嗣,袁绍因舍长立幼,恐遭物议,特使袁谭出继兄后,出为青州刺史。又使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独留袁尚不遣,还有并州刺史一缺,派外甥高干赴任。

    至官渡一役,袁绍将袁谭、袁熙等尽行调集,不幸为曹操所算,败回河北。命袁谭、袁熙等回镇本州。且令河上各戍营,坚壁勿战。

    残年将尽,忽病呕血,娇妻爱子,涕泣床前,已是愁上增愁,闷中加闷。谁料曹操又进军官渡,捣破仓亭,急得袁绍鲜血直喷,昏倒床上。妻子等慌忙呼唤,虽得苏醒片时,但已时气喘声嘶,不能详嘱,少顷间两眼一翻,呜呼归阴!袁绍妻刘氏,亟召入审配、逄纪,托称遗命,立袁尚为嗣。

    审配与逄纪皆与袁谭有隙,情愿事袁尚,即奉袁尚主丧,颁谕四州。

    刘氏便将袁绍所爱宠妾人尽行杀害,又恐其阴魂于九泉之下再与袁绍相见,乃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其妒恶如此。

    袁尚恐宠妾家属为害,并收而杀之。

    袁谭闻丧奔至,不得为嗣,很是怏怏。袁尚使袁谭为车骑将军,出屯黎阳,并令逄纪监军。

    袁谭因黎阳为拒曹操要冲,请袁尚拨添重兵,袁尚但给数千人马,并传语逄纪,催袁谭速行,遂致袁谭忍无可忍,索性杀死逄纪,自往黎阳去了。

    袁谭出屯黎阳,才阅数日,即闻曹军杀到。袁谭手下不过数千人马,如何抵得住大队曹操军?只好向袁尚处告急。

    袁尚本不欲救袁谭,只因黎阳一失,关系非轻,乃自率兵往援,与袁谭共战曹操军。

    连败数次,没奈何闭城固守。另遣河东太守郭援,会同并州刺史高干,共向平阳进兵,意图牵制曹操军。且阴与关中将马腾通书,使他遥应。

    马腾颇有允意。司隶校尉锺繇,方出督关中,探闻消息,也亟遣使往抚马腾,极陈利害,并约马腾同御敌兵,马腾乃遣子马超领兵万人,与锺繇相会,大败郭援。高干闻败,也即退回。马腾遂驰书告曹操,请曹操免忧。

    曹操接得捷音,不必西顾,便猛攻黎阳,袁谭、袁尚两人保守不住,走还邺城。

    曹操督兵追击,刈麦为粮,还想乘胜攻邺城,会闻祢衡为黄祖所杀,且喜且愤。

    郭嘉即乘间进说道:“何不就移讨荆州?”

    郭嘉又说道:“袁谭、袁尚本不相睦,急乃连兵,缓必生变,我正好乘此退去,南向荆州。待他兄弟阋墙,然后再进,庶一鼓可灭了。”曹操拈须称善。但留部将贾信,屯守黎阳,自率大军还许都,搜乘补卒,南攻刘表。

    曹操计毙祢衡,反得借弥衡被刘表部属黄祖所杀为名,进攻刘表,正是妙策。

    军至西平,忽由袁谭遣使辛毗,叩营求见。曹操召辛毗入问,辛毗答言袁谭、袁尚相攻,袁谭败奔平原,事关危急,情愿向公投诚,乞公援助,果为郭嘉所料。

    曹操尚犹豫,荀攸进道:“天下多事,群雄逐鹿。刘表坐拥江汉,不能展足四方,无志可知。袁氏据有四州,带甲数十万,若使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势且永固不摇。今兄弟构衅,理难两全,我不乘隙相图,待他们并合为一,力雄势厚,也难制服,机不可失,幸即移师!”

    曹操也以为然,允即援袁谭,遣辛毗先归,自督兵再至黎阳。

    待辛毗既归报,曹操亦进兵。袁尚自然得知消息,忙撤围还邺城。部下闻曹操军大至,俱有惧色,吕旷、高翔两将,竟叛袁尚降操。

    曹操派吏至平原,令为子曹整说婚,愿聘袁谭女,袁谭不敢不从。曹操又借口乏粮,引军暂退。

    袁尚总觉曹操已还军,可以无虑。但留审配守邺城,复督军往攻平原。

    袁谭再向曹操乞援,催令进兵攻邺城,牵制袁尚军。曹操原要待袁谭求救,然后再进。既接袁谭求,便麾动人马,直指邺城。审配闻曹操兵复至,急忙整缮守具,为御敌计。

    曹操连攻不下,特留曹洪等围邺城,自引兵往击毛城。正值尹楷输粮赴邺城,被曹操在途截夺。大破尹楷军。又分兵拔邯郸,降易阳涉县,剪去邺城羽翼,仍然还军邺城。

    又阅数日,邺城粮食垂罄,饿死多人。可巧袁尚率兵回援,前锋已至阳平亭,距邺城只十七里,探马报入曹操营,诸将谓袁尚军驰归,必将死斗,不如避彼锐气,再作计较。

    曹操扬言道:“袁尚若从大道趋至,我当避彼。若由小路至此,心已先怯,一战便可成擒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