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忽闻魏军南下,刘备这才恍然大悟,明白孙权遣使言和真实含义,口述一短信,派人送江陵守将陆逊,信道:“贼(指曹军)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 其实刘备败退,根本无重振再战之力,只是借着曹魏南下,虚张声势罢了。 而陆逊面对威胁,毫不示弱答复道:“但恐慌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前不久求和),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余,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刘备见陆逊复书,更是愤慨,但只是目前实况,确是不能复东向。迁延半年,终致不起,遂召丞相诸葛亮,及尚书令李严等,到永安宫,听受遗命。 章武三年二月,诸葛亮等到了永安,尚有先主庶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一同随至,俱到刘备榻前问安。 刘备见了诸葛亮,欷歔与语道:“朕不能用丞相言,悔已无及了。” 诸葛亮劝慰道:“陛下须善自珍摄,幸勿再忆故事。” 刘备道:“命数已终,看来是无可挽回。惟与丞相契合有年,深蒙辅导,乃智短命穷,将成长别,奈何奈何!”说至此,泪流满面。 诸葛亮亦不禁涕下,但见刘备精神未敝,不致遽危,故尚忍泪劝解,率众暂退,只留二王侍侧。 嗣是逐日入省,就是留居成都的官僚,亦陆续到来请安。 成都令马谡,系侍中马良弟,良有兄弟五人,并有才名。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余亦以常字为号,惟马良眉中有白毛,里谚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良奉命抚慰五溪,及猇亭败后,归路遽断,竟至遇害。诸葛亮尝器重马谡,特荐为成都令。 至是请安已毕,退出行宫,越宿由诸葛亮入视,刘备顾语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宜留意。”诸葛亮应命而退。 到了孟夏,刘备病已垂危,乃召诸葛丞相等,托孤寄命。 刘备在弥留之间,宣扬遗命,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并侍榻前。刘备顾诸葛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嗣子可辅,劳君匡辅。若不可辅,君可自取。”刘备亦知嗣子刘禅不才。 诸葛亮慌忙拜倒道:“臣敢不竭股肱,效忠贞,誓死毋贰,勉报圣恩?” 刘备乃命李严代作遗诏,留嘱嗣君。且唤刘永、刘理二兄弟至前,叫他父事丞相,不得有违。又与翊军将军赵云,叮咛数语,无非是托他辅国,说至此,长叹一声,瞑目竟逝,享寿六十三岁。 却说吴既击败蜀军的进攻,又抵御了魏国之南下,孙权甚是欣慰,置酒于武昌钓台上,大犒众臣。 饮至半晌,有的臣不胜酒力,竟然酩酊大醉,孙权也有醉意,令人将水洒至醉臣之身,用以醒酒,使其清醒后,继续再喝,且道:“今日畅饮,不醉倒之钓台,吾等杯莫停!” 孙权喜酒,往往酒醉,行事有失理智。又数杯酒之后,孙权便亲自起身行酒劝饮。 虞翻知已酒量有限,见孙权过来劝酒,就装醉倒地。待孙权离去,虞翻又坐起来,不料却被孙权瞧见。 虞翻多次在公众面前,不顾孙权脸面,孙权已忍多时,此时,孙权见虞翻不愿多酒,装假酒醉,心中大怒。孙权借酒醉发作,便抽剑要刺虞翻,臣僚无不大惊。 大司农刘繇之子刘基上前抱住孙权,力劝谏道:“大王酒过三杯,要亲手杀死贤士么?即使虞翻有罪,天下又有谁知?况且大王能招贤容人,才使四海之人仰慕。如今却为此小事,一朝之间毁掉自己的声誉,岂不为之叹息?” 孙权说:“曹操尚能杀孔融,我杀一个虞翻,又有何妨?” 刘基说:“曹操轻率杀害士人,因受天下所责。大王行德行礼义,能与尧舜相比高下,怎能将己和曹操相提并论呢?” 孙权喜人吹奉,听到刘基此言,不由收入宝剑,虞翻这才免去了一场灾祸。 一旁张昭瞧之不下去,板脸起坐,一言不发而离去,坐上马车,欲走。 孙权见张昭怒而已去,即令人将张昭叫回。张昭别了气,只得重回酒场。 孙权不解问道:“众为国劳苦,已有胜利,今不过是共欢其乐,张公何为发怒?莫非虞翻?” 张昭道:“并非为虞翻,臣曾听闻,前商纣王作糟丘和酒池,通霄饮酒,当初也以其欢乐,也没思其有何不对。” 孙权一听,仿佛当头棒之,翻然醒悟,深感惭愧,不再有言,仍即令止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