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孙权败魏始称帝 蜀汉北伐仍盟吴-《孙吴演义》


    第(2/3)页

    孙权急遣兵追击,欲速据夹石,但为时已晚,魏将贾逵已到夹石,据守险要。此时,孙权甚是后悔,不从朱桓之计。

    原来贾逵行军中,觉察到孙权实无东关之备,必是并军于皖城。曹休深入与吴军战,吴军势盛,曹休必败。于是他决计不去濡须,部署诸将,水陆并进,兼道行至二百里后,得知曹休!战败,并被孙权遣兵已断了后路,曹休实际上已被围困。

    一时间,贾逵所率诸将众说纷纭,不知所措,有些将众道等待后军,再作行动。但贾逵愤然道:“曹将军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得还,安危之机,不可终日。吴军已无后继,故至于此。如今吾军疾进,出其不意,此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也,吴军见吾兵必走。若待后军,曹将军再被破败,且吴军已无凶危,兵虽多何益?”

    众将听从贾逵所言,于是日夜兼程,且贾逵装成魏大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贾逵速来到夹石,并据其险要。

    孙权见魏军旗鼓振振,真以为魏大军已来,只得作罢,因而主动撤离,曹休之困得解。

    贾逵据夹石,以兵粮给曹休,曹休这才得以幸免全军灭顶之灾。

    司马懿也在中道折还,接应曹休,曹休这才完全脱险,退回扬州。

    曹休因所有军士粮械丧失垂尽,羞败如此,郁闷不止,惭愤成疾,疽发背上,一病不起,一命乌呼。

    既而代替曹休,继为魏将满宠。满宠老成持重,控御有方,遂成重镇。

    诸葛亮闻吴人败魏,复欲乘隙再度北伐,正要调动军马,不料镇军将军赵云病亡。诸葛亮大为恸惜,后主刘禅亦甚悲悼,两次救护,安得不悲?追谥赵云为顺平侯,令云长子赵统袭封。群臣谓失一大将,不宜兴师,独诸葛亮锐意北伐,未肯中止。

    诸葛亮乃更上表奏,这道表文,蜀人称为“后出师表”,后主刘禅惟诸葛亮是从,随即批准。

    诸葛亮复引兵数万,道出散关,进围陈仓。

    魏大将军曹真,使将军郝昭,守陈仓城。昭字伯道,太原人氏,知兵善战,智勇兼全。郝昭智能敌蜀,勇足保城。郝昭既至陈仓,当即缮城修郭,筹足守具,到诸葛亮兵攻城,已是坚固。

    诸葛亮累攻不下,特遣郝昭乡人靳详,诣城下招降,郝昭在城楼上应声道:“魏家科法,君所深知,我已为魏臣,誓死毋惑,请君不必多言。但教回报诸葛,能攻即攻,不能攻即退。”

    靳详知不可动,便还营告诸葛亮。

    诸葛亮再遣靳详至城下,与语顺逆利害,毋贻后悔,郝昭奋然道:“前言已定,何劳再说!我与君原是相识,恐箭头无眼,不能识君呢。”

    说至此,即拈弓搭箭,欲射靳详。靳详慌忙退回,诸葛亮也觉动怒,麾兵猛攻。

    城上矢石如雨,无隙可乘,诸葛亮特制云梯数十具,四面攀登。郝昭用炙箭注射,梯被烧断,兵皆坠死。诸葛亮再用火冲车攻城,郝昭又用绳索穿石,猛力掷下,冲车皆折。诸葛亮更遣人运土填堑,暗掘地道入城,郝昭内筑重濠,横截地穴,使蜀兵无从钻入。好容易已越兼旬,城完如故。曹真遣将军费耀援郝昭,魏主曹叡亦使张郃驰救。

    诸葛亮正虑军食不继,又闻魏兵大至,乃撤围引归,但授魏延密计,使他领兵断后。

    魏延徐徐退回,忽后面扬起飞尘,喊声逼紧,料有魏兵追来,魏延令部兵张旗先行,自率锐骑数十,伏林箐中,静候魏将。

    魏将乃是王双,望见前面旗帜,挥兵急追。魏延待他骤马跑过,却握刀突出,大喝一声,不俟王双回头,便从他背后劈去,连肩带头,砍落马下。魏兵见主将毙命,当然骇散。魏延得驱杀一阵,枭得许多首级,然后返入汉中,向诸葛亮缴令。

    诸葛亮休养月余,又是冬尽春来,乃再遣部将陈式,出攻武都、阴平二郡。

    魏雍州刺史郭淮,引兵驰援,与陈式相持数日。诸葛亮用奇兵助式,击退郭淮,遂得攻下二郡城池,留将把守,自回汉中。

    后主刘禅闻报,复拜亮为丞相,诸葛亮尚固辞,经诏使费祎相劝,然后受命。

    嗣闻吴主称帝,遣使至蜀,拟与蜀平分中原。蜀臣聚讼纷纭,皆认为天无二日,地无二王,多主张绝交。

    诸葛亮闻知,仍拟和吴,入都觐见后主刘禅。

    后主刘禅正因吴事未决,向诸葛亮谘问。诸葛亮陈议道:“孙权意图僣号,非自今始,我朝与他修好,无非是为掎角之援。今若加显绝,仇我必深,更当移兵东戍,与彼角力,彼贤才尚多,将相辑睦,划江自固,守御有余,我却屯兵上游,坐而待老,反使北贼得计,甚非良图。昔孝文卑辞匈奴,先帝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者也。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孙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若大军致讨,彼高当分裂其地,以为后规,下当略民广境,示武于内,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孙权僭之罪,未宜明也。故不如仍与周旋,俟北伐得志,东略未迟。”

    诸葛亮力排众议,后主刘禅唯唯受教,遂使卫尉陈震,往吴庆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