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爽到此无路可走,只得令夏侯玄为先锋,自为后应,硬着头皮,麾兵过去,接连冲突数次,才得杀开血路,越岭奔回。所有辎重甲仗,抛弃殆尽,十万人丧亡过半,狼狈还都,徒为司马懿所笑。 蜀大将军费祎,奏凯还朝,受封成乡侯。 蒋琬本兼益州刺史,因见费祎才略冠时,固让州职,乃令费祎兼刺益州,侍中董允,代费祎为尚书令,佐祎辅政。 孙吴见魏西攻蜀之机,便于赤乌五年,又使朱然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分别率数千人迎击。蒲忠要遮险隘,图断朱然后,胡质继后。朱然督兵将已数路先发,将兵见魏军八百,便逆击,蒲忠战不利,退撤,胡质见之,也退归。朱然攻征柤不下,只得小胜而归。 为配合朱然攻柤中,孙权又遣诸葛恪屯兵庐江皖口(安徽怀宁境),以轻兵袭舒城。魏速派太傅司马懿率军入舒,诸葛恪只得掩得其民而还。然而诸葛恪窥视寿春,欲图之,但望气者以为不利,于是然孙权下令使诸葛恪率兵西移,自皖口徙屯柴桑(九江西南)。 次年,赤乌六年,孙权再次令诸葛恪征六安,诸葛恪攻破魏将谢顺营地,收其民而还。 到了吴赤乌七年,孙权又欲征魏,然步骘、朱然等各上疏云:“自蜀还者,咸言欲背盟与魏交通,多作舟船,缮治城郭。又蒋琬守汉中,闻司马懿南向,不出兵乘虚以掎角之,反委汉中,还近成都。事已彰灼,无所复疑,宜为之备。“ 孙权揆其不然,力排众议,曰:“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无所负之,何以致此?又司马懿前来入舒,旬日便退,蜀在万里,何知缓急而便出兵乎?昔魏欲入汉川,此闲始严,亦未举动,会闻魏还而止,蜀宁可复以此有疑邪?又人家治国,舟船城郭,何得不护?今此闲治军,宁复欲以御蜀邪?人言苦不可信,朕为诸君破家保之。” 孙权虽没从重臣所言,但步骘、朱然等的上疏,对孙权确有影响,就在后二年中,对魏并没采取大的军事行动,而只是虚张声势。 且说曹爽旋师后,不知引咎,但仍任首辅。少主芳虽已加元服,立后甄氏,究竟年龄尚稚,不过十五六岁,未识贤愚。 郭太后深居宫中,守着曹丕遗诏,不预外事,魏黄初三年,记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不得辅政。所以曹爽丧师,无人纠劾,曹爽越得专恣,植党营私,骄奢无度。郭太后稍有违言,曹爽即徙太后,居永宁宫,派人管束。 曹爽至宫中搜寻美女,见有姿色可人,不论她曾否召幸,便即取去。魏主曹叡身后遗妾,封过才人,也被曹爽强取数名,藏入窟室,轮流奸,好算得内无怨女。他如饮食衣服,僣拟天子尚方,珍玩充牣府中。又建重楼画阁,雕宇峻墙,昼与私党纵饮,夜与姬妾欢乐,真个是事事称心,无求不遂。 曹爽弟曹羲深以为忧,屡次泣谏,曹爽终不从。有时与弟曹训、曹彦等,出外游畋,日暮不归,司农桓范进谏道:“将军总万机,典禁兵,不宜与兄弟并出。若有人闭城拒绝,谁为纳入?还乞三思。” 曹爽瞋目道:“何人敢为此事?汝太多心。”桓范无奈趋退。 独太傅司马懿,又复称疾,累月不出。 河南尹李胜,欲回官故乡,求曹爽表荐,曹爽即表李胜为荆州刺史。 李胜向司马懿辞行,见司马懿拥被卧着,令二婢左右分侍,目僣口蹇,似乎不省人事,李胜连叫数声,才应响道:“汝为何人?” 李胜答语道:“河南尹李胜,今奉诏命,调为荆州刺史,特来拜辞,不意太傅竟病体至此。” 司马懿为喘息道:“并州么?君……君受屈此州,地近朔方,须好好防备。” 李胜急说道:“当刺本州,并非并州。” 司马懿故意错说道:“君从并州来么?” 李胜复答道:“现奉调为荆州刺史。” 司马懿才大笑道:“年老耳聋,未解君言,君今还官本州,威德壮烈,好建奇勋,可惜我死在旦夕,不得复见了。” 李胜复以吉人天相为解,司马懿欷歔道:“人生总有一死,只我子师、昭两儿,才浅识短,还望君等念我旧情,代为照拂。且请将我意,代达大将军。” 说至此,声带呜咽,旁顾二婢,用手指口,似作渴状。 一婢取汤与饮,司马懿将口就汤,不能尽吸,流下沾襟,一婢忙取襟揩拭,累得司马懿不堪疲乏,气竭声嘶,活象将死情状。 李胜不便再说,因即告辞,当由司马懿子司马师、司马昭二人,送出门外。 李胜飞马至曹爽家,向曹爽报告道:“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可无再虑了。” 曹爽亦大喜,李胜别过曹爽,自去赴任。 却说陆逊死后,孙权一年多没设丞相,并在期间,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宣布对魏开战,使魏国的扬州刺使诸葛诞吓了一跳。 然而在赤乌八年七月,已被重用的魏降将马茂,见到很多赫赫有名的重臣,无故罪死,心里发寒,对东吴前途失去信心,就欲谋刺孙权。 马茂本是魏淮南钟离长,叛归吴后,孙权封他为征西将军、九江太守、外部督、封侯、领千兵,但此人很可能是魏的奸细。孙权常出苑中,与公卿诸将射猎。 马茂与符节令朱贞、无难督虞钦、牙门将朱志等计划,在孙权数出苑中,与公卿诸将射时,伺孙权在苑中,公卿诸将在门未入,令朱贞持节称诏,悉收缚之,马茂引兵入苑击孙权,分据宫中及石头坞,遣人报魏。 但其阴谋很快被暴露,孙权夷其三族,还不能平忿。 朱然上前道:“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 孙权时抑表不出。 赤乌九年二月,孙权令朱然再次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朱然处乱不惊,夜出迎敌,斩获数千余,军以胜返。这是孙权对魏用兵损失最小、收获最大的一次战役。当孙权接到捷报后,立刻派遣使者拜朱然为左司马、右军师于军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