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阴谋暗藏杀机深-《仙梦蝶缘》
第(2/3)页
“太子是一个儒生,这些儒生们的先师孔丘在晚年的时候为易经注释注解,易经开篇向大家道明阴阳,太子应该是懂得一些吧。但是儒家将易经之中的阴阳理论用于国家的治理方面及其如何处理政务,驾驭臣子关系等,没有用到术的方面。而贫道是将阴阳用在术的方面, 贫道的阴阳之术起源于巫术,如何运用阴之术或者阳之术来驾驭阴之物或者阳之物,可谓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如同浑沌,黑与白相互的运转,其变化无穷无尽,相生相克。然而太子的阴阳理论是制衡一个国家,属阳之物,谈何与恶鬼作战呢?他精通兵法,深谙用兵的道理,再加上孔老先生所注解的易经之中的阴阳理论使其抢占了先机战胜此恶鬼,因此而威名远扬。”公孙阴与县令冯用相对而坐,对此阴阳之术是侃侃而言。
“神仙与本官一同回县衙,本官可将你举荐于二殿下,”县令冯用听完此话后是面带笑容,此道人是精通阴阳之术,如果将此人举荐给二公子及恶,那么二公子及恶的身边将会多了一个谋士来对付公子启。
“贫道没有什么功绩,先跟随县令大人左右,县令大人可写一封举荐信,贫道日后有用,”此时的公孙阴正在想,贫道既然跟随在冯用的身边,关于举荐信还不是迟早的事吗,为何还要急于现在呢?因为在朝廷之中所有的政务都是由公子启说了算,公子启在巴国实施变革,实施各个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包括京官,以其贤能的优劣提拔任免其官员。如今的县令冯用贪墨钱财,为其自己的利益而不折手段,现在天降灾祸,此等奸官对于百姓是不闻不问,只为自己的私利,看来冯用的官是做到头了。看其账本,此人是贪赃枉法,是死罪,看来此人的向上人头是不保了,所以急于得到此举荐信,以防不测。既然如此为何不投入公子启的门下呢?偏偏投入公子及恶,因为公子启的前身是殷商之丞相,又是王亲,诛杀了他的先祖公孙豹,世代之仇不可忘,如果投入公子及恶的门下就可以与之抗衡,趁此机会除掉公子启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想到这一点公孙阴的脸上稍稍显露其笑容,望着县令冯用。
“好,本官现在就为老神仙写一封举荐信,”县令冯用很是爽朗的答应此事,命令其随从拿出书简摆放在案桌之上。
公孙阴走上前来跪下道:“谢县令大人对贫道的恩德,若此举荐信成功贫道将日后厚报。”
“你的话本官记下了,好吧,起来吧。”
县令冯用一手握笔,写此举荐信,完毕之后拿起书简吹了一吹,递到公孙阴的手中,公孙阴站立而起走上前来接过此书简喜道:“县令大人写得一手好字啊!”
“过奖了。”
回到县衙之后,县令冯用把此义士的人头悬挂在城门之上,以此来警示这些地方官员或者吸引出幕后人物。县令带领县丞、县尉等人站在城门之上,看着眼下的人头,后面站有公孙阴,暗中观察县丞、县尉此二人的面部表情,像是一只猛虎躲在暗草丛中,用此冰冷的眼神注视着眼前的猎物,随时准备扑上前来将其猎杀。
县令冯用背对着他们看着眼下的人头道:“本官在此人的身上搜出账本,以此可见有人在加害本官,本官相信幕后人物不是你们当中的一位,不予追究,希望诸位好自为之。”
他们离去之后,县尉站在城门之下,仰望头顶之上的人头,长叹道:“义士啊!是本官害了你,如今你的人头悬挂在这城门之上,没有人敢来为你收尸,惭愧啊!”
县令走进自己的府中望着公孙**:“你暗中观察县丞、县尉,此二人的面色有什么变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