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 兵器之论-《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宋振嗣也道:“末将跟随兄长列阵迎战,虽然斩杀贼子无数,但架不住贼子数量太多。最后末将脱力,手累得几乎抬不起来……”

    见众人听得认真,朱平槿便道出想法:“故我新军之操练科目为四:队列、体能、刺杀,射击!基本之战法,是迎敌展开横队,以最快最密集之火力震撼敌阵,摧垮敌人军心,进而大队白刃冲击,一举全歼敌人!”

    以火力便能震撼敌阵,摧垮敌人军心,这分明便是朱平槿谈论过新式兵器。这种新式兵器,“既可以当成火铳打放,又可以当成短矛刺杀”。宋振宗心里有不同意见,便趁此机会把自己的想法道来:“官兵以火铳列阵,根本挡不住贼人冲击!前后三叠火铳最多打放一轮,贼人便冲近砍杀,装填打放第二轮根本来不急!再说,这些火铳远了便失了准头。过了七十步,就不知道铅子飞到哪里去了。铳子轻小又不能存力,就算瞎猫碰上死耗子,也不能破甲伤人……”

    刚刚道出想法,便遭宋振宗公然反对。竖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还需要一个过程,费很多周折!

    朱平槿心里感叹着,对周围道:“既然宋将军谈到了火铳,你们都来说说这火铳还有何不足?”

    世子虚心纳谏,众人立即行动。

    贺有义道:“火铳列阵,兵士臂上绕一根火绳,行动不便。这列阵不能太挤,故而火力稀疏,此为其一;其二,火绳在战前必须事前点燃,容易贻误战机,夜间极易暴露;其三,火铳装填不便,耗时太长,发一铳可射十箭;其四,距离远了不准,七十步后基本打不到,打到了也难以破甲;其五,火铳手如同弓箭手,近战时不如长枪大刀有用;其六,火铳打造粗劣,难堪使用。打放久了,三支倒有一支炸膛。”

    宋振宗使劲点头:“贺先生说的及是!我秦州兵里的那些火铳手,还没有点燃火绳,贼兵便近身搏杀,只好转头就跑。没有刀盾手平时上前掩护,他们就是一群乱跑的鸭子……”

    舒国平皱皱眉头道:“世子可是要用火铳装备新军?”

    宋振宗道:“末将也曾问过……”大概他想到朱平槿威胁要把他军法从事的话,赶快把后半截话掐住。

    朱平槿笑笑道:“看来这火铳的声名不佳,诸位都是心有戚戚。不过……”他停歇了半响,这才道:“方才诸位对火铳评价甚低。但本世子想,如果能将那火绳去掉,则行动不便,容易暴露、贻误战机等缺陷不是没有了?如本世子以四排密集之横队列阵,前面两排蹲着,后两排站着,待敌进到七十步内,一齐开火,敌兵可退否?”

    宋振宗取下头盔,挠挠头皮道:“这可说不准!若敌军只是些蟊贼,末将估计他们会被吓到;若是贼中精锐,估计他们还是会杀上来。俺觉得,反正只能打放一轮,不如让那贼子靠近些再打,打完就用短矛拼杀。不过近距离拼杀,这短矛不如长枪,最后一排的矛头容易戳着前排的人。若是敌方用强弓劲弩攒射,我方阵型多半要崩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