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一个小兵-《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孙洪话音未落,那竹楼上的士兵已经认出了来人。他们在人市上,对这个说话和和气气,待人从不刁难的先生印象很深。竹楼上的兵士兴奋地高喊孙先生来了,旋即从竹梯上爬下来,同下面另一个兵士一起把竹门移开。王大牛看到孙洪与兵士认识,带着人也过来。兵士与同伴交代一下,便带着孙洪和王大牛继续上路。

    孙洪打量带路的兵士,见他身材矮小,面容陌生,便问道:“你认识我?”

    那兵士道:“小人当然认识!小人魏辰,我和大哥魏申,还有我爹我娘我妹子,都是世子爷在人市上买来的。孙先生给我们登了记,孙先生不记得了吗?”

    孙洪又从上到下打量下这兵士,笑道:“你们那时……哎,换了这身衣服,简直让人不敢相认!”

    那叫魏辰的小兵嘻嘻一笑道:“全靠世子爷仁慈,尽给我们好吃的,又给我们棉衣穿!兄弟们都说,世子爷是菩萨身边的童子转世投生,来世上救苦救难的!可惜呀,如果世子早来两天,我姐她就不会被别家买走了!”

    孙洪听了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他投靠王府只是因为生活窘迫,没有出路而已。因为王府官员少有提拔,还要为朱家子弟的胡作非为擦屎揩屁股、顶罪坐班房,是故大明朝的读书人都以藩府当差为仕途末路。前朝有新科进士,因为被吏部分配到了王府长史司,激奋之下冲到尚书门口骂街。尚书大人能当到尚书,自然也不是吃干饭的。于是尚书大人赤膊上阵,挽起袖子站在家门口与他们对骂,共同上演了一场大明干部选拔史、科举史兼藩王史上一出精彩纷呈的闹剧。孙洪没有功名,连监生都不是,除非出现人间奇迹,否则仕途基本无望。孙洪清楚这一点,所以得了世子府上招文案的消息,立即上门应聘,没想到却一举得中。他原来打听到世子不过十四五岁年龄,心想自己将来不过文人清客一类的人物,混混日子,骗骗银子。但从除夕早晨世子第一次诏对到现在,不过二十余天的光景,孙洪已经清楚自己想错了。他的少年老板不仅很有手段,而且野心勃勃。

    误矣!谬矣!

    孙洪在心底把野心勃勃这个词轻轻抹去。输家才叫野心勃勃,赢家应该叫雄才大略!

    孙洪想到这儿,瞟了一眼旁边还说得兴高采烈的小兵魏辰,心里增加了些许安稳。

    魏辰把人带到,重回哨卡。分手时他给孙洪恭恭敬敬鞠了一躬:“爹娘让我们兄弟遇到孙先生,代他们谢谢您。您好心有好报,将来必定儿孙满堂,公侯万代!”

    孙洪连忙拱手还礼道:“使不得,使不得!这都是世子的恩德!你魏家应该报效的是世子!将来你我同为世子效力,便是一殿之臣。大家多多关照就好!”

    孙洪和王大牛赶到时,正好遇上晚上的饭点。王大牛远望过去,几百的灰色背影整齐排列在平坝上。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大吼几声,百步之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然后毫无征兆地,几百人突然一起大吼一声:虎!震得他一个激灵。王大牛自持勇武,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天不怕地不怕,见了这阵势,心里也难免打鼓。待他觐见朱平槿,身上的傲气早没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