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倒不好说。”程翔凤没有肯定。他肯定了,若是判断错误,岂不是要丢脸?再说,朱平槿如何看待这事,他也没有把握。若朱平槿的看法是负面的,他岂不是应了文人相轻那句老话,变成了喜打小报告的小人? “本世子三次延请,竟然都无意间错过,诚为一大憾事也!既然来了,我们留下几句话吧!即便田先生没到王府投书,他回来也会看见。有烦先生了!”朱平槿叹口气,对程翔凤道。 三次!大秘程翔凤立即心领神会,马上抓住了重点。这是世子要在民间留下一段佳话了!他去马袋中取了笔墨,便开始在腹中筹稿。 “程先生不可犯忌!”朱平槿轻声提醒道。公然写上三顾茅庐,那不是明白告诉天下人,他朱平槿意欲割据蜀汉、三分天下吗? “臣谢世子点拨!” “先生贤名著锦城,三来空回意感伤。回首停鞭遥望处,郁郁葱葱满学堂(注一)。” 诗写在学堂柴门左边。一色的赵体行书,端庄秀雅、老辣厚重。书画界常道,画怕挂起来,字怕立着看。朱平槿自付就没有程翔凤这本事。 “事务总是螺旋式上升的。有扬有弃、有弃有扬、扬弃相生,扬弃共生。既是终点回到起点,又不是起点的简单重复。起点二就是起点一的升级版,不过到了三,则是一、二的增强版!”朱平槿看了诗,点点头,却莫名其妙抛出一串富含哲理的语言。 世子没对自己的即兴创作大声叫好,这让举人程翔凤十分失落。不过,世子太过深奥的语言,也暂时让程翔凤抛却了世俗的功名心。他一边细细咀嚼话中的深味,一边心中感叹: 世子之心,深不可测! 世子之学,穷究天人! 朱平槿一行找人无果,只好打道回府。这次他吸取了拍脑袋决策的教训,提前派出秦裔回王府侦查,如见到田先生,先宣旨留客。 此时,王府西门遵义门门口的值房外,田骞正带着他的一群学生顶着烈日等待世子召见。 昨天打架的瘦小男孩抹了一把汗,小心翼翼磨蹭到先生旁边,悄悄看了先生脸色,这才开口询问:“先生,您说世子会不会记恨我们?我们投书已经这么久了,怎么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允孝,你的优点很多,尤其是遇事坚忍不拔。可就一个毛病,遇事浮躁!浮者,流于表面,难入本性;燥者,心神不宁,急功而近利。你将来要有所成就,必须戒掉自己的毛病。心无旁骛,沉下来做事。正心方能正己,正己方能正人,正人方能正国,正国然后能正天下!尔等都记住了?” 田先生羽毛扇子一摇,摇出一番大道理。史允孝没有得到任何答案,还不得不和众多同学一起躬身受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