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 护卫痼疾(一)-《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罗神医最后逛到了哪里?又见到了哪些人?按下暂且不表,此处先说世子朱平槿。

    己时未到,先后有两拨人通过王府右长史郑安民,向世子奏报:人找到了。

    第一拨是华阳县衙,他们奏报找到了那名失踪的染病乞丐。乞丐并未出城,他当晚就昏睡在大慈寺门口的乞丐堆里。昨晚在大慈寺门口过夜的乞丐至少有百余人,这些人都需要隔离,也需要肥皂洗澡,所以他们奏报的主要目的既是表功,也是想打些秋风。

    第二拨是左护卫衙门,他们奏报找到了昨夜体仁门的执勤护卫。

    “喻指挥人呢?他为什么不亲自过来?”朱平槿的火气还没消,站在他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对前来禀报的郑安民吼道。

    “喻指挥正在审问人犯。他派人来说,问清楚了便过来向世子请罪!”郑安民态度平静地回答。世子给人的印象多是客气和善,想不到也有失控发怒的时候。

    “郑大人,请坐。秦裔上茶。”

    朱平槿渐渐平静下来。他知道不能把怒气发在喻汝桢身上。自从喻汝桢临危受命以来,能力不能说多强,起码工作态度上还是兢兢业业的。左护卫三百年积累的问题已经堆积如山,算在某个人头上不公平。

    朱平槿稍事斟酌,便对郑安民开了口:

    “秦大人告病,郑大人即为王府佐官之首。按照本朝以文御武之规矩,王府护卫也在郑大人职责范围之内。治人管事,讲究防微杜渐。体仁门护卫失职,并非一孤立小事,左护卫此前还有刘尽忠谋反诸事。以此观之,左护卫已经烂了,从根子上烂掉了!这样的军队,上不得阵,打不赢仗,现在连门也看不住,养着也是白费钱粮!故而本世子准备将现有的左护卫军士解甲归田,重新招丁组建。左护卫乃朝廷经制之军,干系重大,本世子想与郑大人商议一番。”

    世子既要整军经武,应对将来的危局,那么整顿左护卫就是应有之题,无非早晚的事。世子从护商队中抽调忠勇敢战之士组成警卫排,负责随身护卫,实际上就是在逐渐取代左护卫的主要职能——宿卫。上次在左护卫衙门前观看火器,原定有左护卫整军精武的议题。结果宋振宗插诨打科,说在左护卫选人不顺。当时郑安民注意到世子皱了一下眉头,随即把议题悄然带过,最后提都没提。他就已经知道世子对左护卫已经极度不满了,当时没发作,一定是觉得时机未到。

    世子府花园中那一夜促膝长谈,世子出手拯救郑安民,促使郑安民完全投靠了朱平槿。实际上,大明朝王府长史司的制度设计,必然促使长史司等王府官与王府合流,成为王府的附庸。郑安民在蜀王府一年,对世子已经了解很多。这个少年贵胄是个心思深沉的人,时机不到不会出手。一旦出手,很可能就是雷霆万钧。只是对世子对左护卫解散重建之事,他还是想禀报他个人的意见:

    大树的根子烂了,也还有几片完好的树叶。左护卫这个壳,还是很有价值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