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抚按交底-《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一是军事上练兵练将。

    二是政治上与地方官府争夺民心。

    贺有义丧父之后,做生意走南闯北,对川北情况非常熟悉。世子吩咐,他立即娓娓道来。

    “臣在保宁府并无庄子,那是王庄!”贺有义先向朱平槿郑重声明,然后才道:“此庄在嘉陵江南岸之白塔山南麓。白塔山因山顶白塔得名。站在白塔之巅,隔江相望,保宁府城尽入眼底。要过嘉陵江,须得渡船。若是秋冬水枯季节,江上浮桥架起(注二),便可绕行至锦屏山下,经南津关上浮桥入城,只是要多行十几里路。此庄原来甚小,仅有耕地一百九十多亩,山林地五百多亩,户约六十,口约三百,其中丁壮不足五十人。丁壮多是我祖辈留下来的家丁,所以周边人称贺家庄。”

    朱平槿笑道:“贺先生不仅有个贺家庄,还带出来一支贺家兵。很好嘛!”

    贺有义道:“此乃臣祖父父亲老大人之功,臣不敢受世子赞扬。”

    你不敢,你倒是会选地方!把未来阆中市人民政府的窝子都端了,朱平槿心里腹诽道。可他面上依然微笑着,静待贺有义讲下去。

    “此庄现由贺永年父子镇守。臣入府之后,曾经写信给他,让他学世子之法,广收投献。几月下来,倒是战果颇丰。贺家庄周边有十几个庄子,听说投献了只向王府缴一成租子,都纷纷找上门来。不到两三月,贺家庄便扩大了十几倍,现有耕地近三千亩了。臣告诉贺永年,收受投献,除一成的投献费,还要附加一个条件,那就是每个庄子都要五丁抽一!农闲时便要操练,贼来了便要出兵保庄。臣还告诉贺永年,川北流民不少,揽之为丁,勤加操练……”

    五丁抽一,人口动员率接近一成,在这个低生产率的时代已是极限。如果长期抽调壮丁,必然影响农业生产。朱平槿正在思考,却见到贺有义离座跪下道:“臣以王府名义擅收投献,罪该万死!”

    妈的,封建社会就是这样,动不动就要跪着说话。可不这样也不行,否则本世子凭啥十五岁就坐在这儿?

    朱平槿作势虚扶道:“贺先生已为我王府家臣。先生收了投献,自然是代我王府收的。先生有功无过,快快请起!”

    贺有义放了心,重回座上道:“只是臣最近得了贺永年一封信。贺永年说,那保宁府知府张继孟,得知我王府收受百姓投献之事,对阆中知县大发脾气。如今阆中县畏手畏脚,不敢再为我王府登记土地人口过户!”

    “张继孟?”

    刘名升及时补充信息:“张继孟,字伯功,扶风人,万历末年进士,曾知潍县,与杨链、高攀龙等人俱为东林党人。天启间列入奸党,崇祯二年起复。先知府广西,后至保宁。现提督学道张绍桐之第三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