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章 雷霆一击(一)-《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万一有人在试毒之前给丹药下毒呢?”按察使大人突然提问。

    “绝无可能!”李知事立即否定了上官的揣测。

    “下官作此判断的依据是,昨夜于此殿中接触金丹的仅有三人:陈恩、郑大人、世子。

    郑大人只是拿了一枚金丹观看,未能接触所有金丹,所以首先排除。

    世子接触过全部金丹,可那是因为世子不知如何选取,所以当众拣选一番。不仅用时极短,且大殿上众目睽睽之下,世子根本无法下毒。下官询问秦、郑两位大人,两人均一口否认世子下毒之可能。世子拣选之时,那陈恩便端着锦匣就站在世子面前,而秦、郑两位大人则站在世子身边数尺,若是世子下毒,他们岂能看不见?

    况且,世子接触所有金丹之后,王爷才吩咐他拿最小的。假如世子下毒四枚,给自己留一枚无毒的,那他怎会知道,王爷随后会吩咐他拿那枚最小的?若是拿错了怎么办?又假如世子五枚全部下毒,给自己留的也是有毒的,那他怎会知道,秦大人会突然请求试毒,那岂不会被当场揭穿?所以下官认定,世子既无机会下毒,也不可能下毒!”

    “世子绝不可能下毒,剩下的就只有陈恩。”按察使大人恍然大悟。李知事的推理逻辑是排除法。除去不可能的,剩下的就是有可能的。

    证据确凿,推理清晰。廖大亨认可了李知事的结论。

    “此案事涉亲藩,定要仔细审理,取得铁证方可。本官必须给圣上、给朝廷、王妃、世子以及天下众多皇嗣一个交待!既然按察司证据确凿,嫌犯已明,那就请按察司、王府长史司立即会同审理此案,本官和在座各位大人都要旁听!秦长史老迈,腿脚不便,那就派人抬他过来;郑长史也要来,不得以停职听勘之由推脱。王妃骤闻噩耗,伤心过度,已经昏厥几次。世子仁孝,正在为王妃端水喂药。好在世子还没将金丹转给二王子。若是二王子再毒发身亡,那我蜀藩一脉可就只剩了世子一嗣了!天可怜见……”

    “请问大人,那陈恩本是承奉司承奉,也是朝廷命官,下官可否用刑?”李知事请示。

    廖大亨用不容置喙的语气道:“立即上大刑!让他把幕后主使之人交代出来。早些交代,早些了断。他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的大案,难道还想活命吗?他一个太监,没根的种,明知逃脱不了,怎会贸然下毒?此案背后必有更大的隐情!要审!要严审!要审出背后的主使者!”

    深挖猛挖,最好挖出一个试图篡位的皇族。这符合廖大亨的最大利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