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臣谢世子搭救之恩!”郑安民出列,代表官员和郡王们接了圣旨,又给朱平槿行了个大礼。 朱平槿来不急示意郑安民起身。他快步掠过石泉王和汶川王,直奔到前蜀王府左长史,现在的普通士人秦文荐之前。 老人整个身体匍匐在地面,身体一动不动。也不知道是不是听了夺籍为民的处分,他心脏病当场发作了。 朱平槿的举动让在场的官员都注意到了这位倒台的蜀王府左相,连到场的两位钦差都惊住了。 身强力壮的内江王朱至沂赶来帮忙,合力将秦文荐翻转过来。朱平槿用手腕将老人头颈托起,只见这他双眼微张、面色发紫、呼吸急促,胡须上满是泪涕,显然是听旨时情绪激动所致。 “李良医!”朱平槿大声呼叫。 秦文荐的头突然轻轻摇了摇,嘴皮微动,一根颤巍巍的手指指指自己。 “秦老大人有遗愿,要与世子分说!”郑安民将脑袋凑上,站在一旁大声翻译。 朱平槿道:“秦大人放心,本世子已在父王陵前留下万年吉壤。秦大人百年之后,将以王府左长史之身份随侍父王,官服、乌纱、金印、墓志一样不少,并谥‘文正’以彰万世!” 秦文荐的手指没有放下,弯了弯,又指着他两个傻乎乎的儿子。 “秦大人也放心!”朱平槿又道:“两位世兄生性淳朴,老实忠厚,乃至情至孝之人!本世子即刻委之王府文案,断不会让他们饿着肚子!” 秦文荐的眼睛眨了眨,用最后的力气指指东边。 “山东不宁,兖州不安!”朱平槿点点头,大声道:“兖州秦氏一族,准迁蜀地安置!本世子即刻请两位世兄修书兖州,并寄去盘缠!” 秦文荐的嘴角露出些笑意,嘴巴动了动,咕噜出几个含混不清的词句,眼睛一闭,脑袋一歪,死了。 郑安民的动作比朱平槿更快。他向所有在场人员宣布:“秦大人之最后遗言,是护国安民、天下太平!世子享国,蜀民大兴!” 等秦文荐的尸体抬走,亲眼目睹这一切的黄锦用袍袖擦擦潮湿的眼角,向朱平槿深躬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世子厚待老臣,有上古仁君之遗风!” 朱平槿的远房外兄则嘴角歪着迅速接话道:“世子仁厚,比不得那些天性薄凉之人!” 内江王朱至沂没有听到两位钦差与世子的对话。他坐在轿中,暗自揣度。 “蜀民大兴?文法不通嘛!难道孤王听差了,并非蜀民而是蜀……” 注一: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明朝内阁制正是在他们手中成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