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咦?老者笑了:“想不到官军中也有胆识过人者!带上来瞧瞧!” 那小伙子还想说话,看见老者说一不二的眼神,只好跺跺脚下山去了。 罗景云被几个山民用短刀和长枪押着,终于爬上了长平山顶。他使劲喘了几口气,这长平山突兀于两条官道之中,右侧与大山相呼应,左侧俯瞰数十里丘陵;前方是村庄和战场,后方则是一条狭窄的山脊,连接着绵延的大山。看着不太高,可一口气爬上来还真要命。 罗景云喘匀了气,抬头一看:山顶大块平地,一颗千年古树的阴影下,坐着位瘦削的老者。老者脸色模糊,端坐于竹椅上,气息威严。周围几十名精壮汉子簇拥,手里提着刀枪,眼里露出警觉与敌意。 老者显然是这里言事做主之人。罗景云连忙上前拜见,口称小子罗景云,乃成都书生。 “你们便是刚到新政坝的王府兵?言出必行嘛,刚到便打上了!”老者似笑非笑,似嘲似讽,但言语中透露出消息很灵通。这也难怪,长平村是两条大路的交汇口,新政坝有了情况,这里会第一时间得知。 “正是!”罗景云正经回答,“我王府兵奉蜀世子之命和巡抚廖……” “你们打了这许久,死伤多少?”没等罗景云将肚中说辞展开,话头便被老者打断:“你们的虎蹲炮如何能连打五响?打放速度如此之快,真是匪夷所思!” 看来这老者还是个行家里手!罗景云一时摸不透老者的来历和想法,便如实回答道:“我军兵力一千。小子上山之时,死二十一,伤六十四。至于火炮之术,那是朝廷机要,恕小子不能回答!” 言及朝廷,老者便冷笑连连。不过他没对罗景云发难,只是问土暴子已经死伤两千,为何王府兵却伤亡这么少? “我军营垒坚固,火器犀利,且人人披甲,故箭矢铁子对我军杀伤有限。所死者,俱是刀枪刺击劈砍所致。可营垒、火器、铁甲俱非本因!我军心怀忠义,以护国安民为己任。人人以死为生,故而人人生之!” “老朽从军二十载,首见官兵精锐如斯!”老者拍着扶手大声叫好,把一把破竹椅摇的嘎吱乱响。 这老者姓朱,以前也是名军官。他早年应募从军,参加了万历年的播州之战。后在战争中受了伤,只好退职回籍。前几年见乡间土暴子肆虐,他便率族人从土门场迁到这长平山。平时耕作,战时居山保族。那时山下的长平村被土暴子烧成白地,于是他们在山下重建了一个小村,掩人耳目,真正的建筑在山上。白天下山务农,晚上便上山睡觉。那日护商队从新政坝开来,远远即被山上瞭望哨发现,所以他们立即敲起铜锣,点起狼烟,向周围村镇报警。 “老丈以军法治村,难怪……” 罗景云话音未落,山下又是一阵虎蹲炮的爆响。 未等炮凉,即行打放,显然战况不妙。 “金城姚玉川是蠢货!他找你们死磕,无非是两败俱伤之结果,白白让其他几家捡了便宜!”老者说着露出了神秘的微笑,轻轻摇头道:“只是你们舍不得用兵士之命来换赏银,这就让姚玉川占了上风。说吧,你到山上有何见教?” “小子想与老丈商议,借道长平山,绕道敌后直袭中军!” 老者呵呵大笑起来:“王府兵胆子确实不小!长平山自古一条路,人人皆知,你如何得知有隐秘小道下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