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承运朝会(八)-《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以臣愚见,余粮征购之事,可一不可二!”洪其惠郑重道。

    他认为,四川历史上田少人多,一人大约三四亩多。蜀人吃饱肚子,全靠着天赐蜀地良田,能够稳产高产而已。从经济资料上的数字反映出,四川没有实行大规模余粮收购的空间。这次雅州征粮,各家士绅和大户已经尽数拿出了多年的存粮。今年征了,明年再征就没了意义。否则不仅佃户要饿肚子,连士绅和大户也要饿肚子。

    以此推断,余粮强制征购只能是实物税收之外的短期额外补充,不能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依然是税收包揽的推广进度。如税收包揽能在全川推广,按照亩产两石的产量和一成的税收标准,再考虑到都江堰灌区、嘉定、绵州等地亩产四石的四百万亩高产田,以四川一千五百亩耕地,可以征到三百五十万石粮食,养活包括脱产人员在内的七十万军队。

    征这么多粮,养这么多人,就是目前四川农业所能支撑的极限。如果继续加大征粮数,或者养更多的人,就会使市面上的粮食减少,粮价高企,老百姓饿肚子,从而使“太平四川”的初步政治目标完全流产。因此,要加大粮食的征购数量,除了开垦荒地,增加产量,别无他途。军队除了打仗搞治安,他的另一大作用就是开荒种地。四川是个大省,不是没有可耕地,而是抛荒量太大。商庄两队全是壮丁,一个连每年开荒一千亩完全没问题。这样一来,兵有了,军队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可谓一举两得。

    ……

    洪其惠的办法,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屯田养兵之法,与明初建立卫所制的本意十分接近。明太祖朱元璋曾有“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说法,便是对军队屯田的肯定。朱平槿的前世也有三个著名的例子,一是南泥湾;二是新疆建设兵团;三是北大荒。北大荒和新疆后来成为中国主要的粮棉供应基地,可见屯田成效斐然。

    难怪我在雅州东门第一次见到洪其惠,就认定他是我的GM同志!朱平槿暗暗想道。

    洪其惠是在借此机会,全面阐述他的政治、经济与军事三者协调发展的观点。窥斑见豹。如果他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问题具有这样深度广度的大局观,那么他遇到其他经济问题时,也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上稳妥处置。看来让洪其惠做老婆的副手,人是选对了。

    说了半天,洪其惠仍然没有讲到如何来解决这一百多万两银子的亏空。可就算洪其惠变出了这笔巨款,也不能马上发下去。因为这一百多万两银子流入市场,很可能立即拉高市场粮价。罗雨虹有点心急火燎了。

    或许看出了罗姑娘的心思,洪其惠立在大殿之中,露出了笑容:“臣在雅州强制征购余粮,已向士绅们事前讲明,那算王府向他们借的,借期三年。三年一到,本息如数偿还。如此,三年之内我们便有了转圜余地!”

    洪其惠轻飘飘一句话,便化解了罗姑娘心中的焦虑。

    只是金殿奏对的机会如此难得,洪其惠不可能错过。见到宝座上一对男女顿时笑意盈盈,他又抛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经济之法——盐业包揽。

    注一:后改为23兵工厂,现北方化学工业公司。

    注二:分别改为20、21兵工厂。部分设备迁往云南安宁。

    注三:汉阳兵工厂先迁辰溪,后迁重庆,改为1、11厂。

    注四:出自《道德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