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二叔从单元门里走出来,前面是他膀大腰圆的女婿孙家老大,身旁是他闺女扬大妹。杨二叔住惯了自己的农家小院,对这里拥挤嘈杂的环境非常不适应。再说,女儿女婿只有一间房一间床,他来了只好借住食堂旁的小招待所,十分不方便,所以今天一早他便急着回家。 孙家老大背着个大包袱,里面装满了局里发放的各种各样好东西:有中秋节发的竹筒腌肉、有重阳节发的一坛两斤装射酒、有冬至发的五香羊肉,还有一套印有四川机器局标记的灰棉布夹棉对襟衣裤。这些衣裤是织造总局的产品,与乡兵配发的很像,由机器局订购发给职工上班穿。孙家老大现在是销售部副总经理,专管农村销售市场,衣服磨损小,所以省下一套孝敬老丈人。 杨二叔的闺女挽着他的手臂,跟在孙家老大后面。 “爸,让妈不要惦记我们。我现在机器局研究院当库管,也有了一份薪水,生活是不愁的。早中晚三顿都在单位吃,饭菜管饱不管好。白天上班,晚上去研究院读夜校,哪有上街闲逛花钱的时候?每月发下的银钞倒省下不少。二妹和小妹,晚上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贷款买台机器局的织机回去,织布快,多余的布还可以换钱呢!大哥进了警卫营,跟着世子,倒是没啥,我是担心二哥和三哥。听说他们那个护庄队基干中队,就是护商队预备军。王府一声令下,就要上战场的。” 女儿絮絮叨叨,杨二叔一点不觉得烦人。他脸上挂着笑容,感受着女儿的贴心,心里暖滋滋的:“这也没法!谁叫这年头不太平呢?世子说,这叫保卫胜利果实!土贼和流贼都不是好东西,不能眼看着他们来抢东西!” 三人说着话,走到大院门口。大院门口有间传达室,传达室的外墙上钉着块黑板用作告示栏,上面有单位的通知和各种宣传画。世子朱平槿的半侧剪影冕冠头像被很精细地用白灰笔画在最上面,头像后还加了一圈像菩萨样的光环。告示栏旁停着俩脚踏车。孙家老大将包袱放在脚踏车后面的大座钣上,又从腰间解下绳子捆紧。他向传达室里的老头打了个招呼,把车子推出来,递给老丈人。 “对我女儿好些,不准吃酒打老婆!”杨二叔抹下脸,严厉地告诫大女婿,“否则我饶不了你!” “唔!爸!我不敢!”孙家老大老老实实应了。 扑哧!大媳妇笑出声来。她妩媚地抓住老公的手挽起来,注视他爸摇摇晃晃骑上车,背影慢慢远去。 “听见没?”扬大妹向老公抛了个媚眼,“我爸不准你打我!别以为壮得头牛似的就瞎得瑟,我妈可以叫上一庄子男人来收拾你!” “你不欺负我就算烧高香了!我还敢打你?”孙家老大在媳妇的淫威下,沮丧地说。 …… 杨二叔骑着他的木头脚踏车,沿着锦江的大堤往城北而去,沿途吸引了无数路人羡慕的目光,一群好奇的小屁孩还欢喜地围着他跑了一大截。 杨二叔此行到机器局,是为了给女儿女婿送粮食。他女婿为了娶老婆预支了两年薪水,刀子嘴豆腐心的杨二嫂怕自己女儿饿着,便要他送五十斤米过来。 他身下的脚踏车便是他女儿、女婿所在机器局的最新产品,是上头为崇义庄配发的公车,全县仅此一辆。因为是试生产型,这辆脚踏车连漆也没刷,只在车框架上用红漆写了七个字“四川机器局试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