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一章 桃花中人(一)-《崇祯十三年》


    第(1/3)页

    崇祯十四年腊月十日,在动员的大部队全部到达顺庆府的同一天,朱平槿率护国军混编骑兵营、董卜骑兵三营、火铳步兵一个连、炮兵营一个半连、辎重兵两个连离开定远县,向合州开进。

    开进的老规矩,各走各。骑兵乘马,步兵坐船。

    临近出发,朱平槿终于收到消息,联系上了失联数天的李用敬。

    原来,李用敬将岳池水边的百姓护送回定远县城之后,没等甄别工作完成,立即带着几名骑兵出城向西而去,说是得知了定远百姓的去向,他要去寻找。

    李用敬回报口信道,在定远西南四五十里的大山沟里,找到了定远一县的百姓,人数至少上万,或许还会更多。沟口有个简易的山寨,百姓就守着这个山寨来防贼。李用敬还道,他们找到了定远知县和县里的大小官员。

    官员们和百姓们,现在都一样的悲惨境遇——又冷又饿,饥寒交迫。

    ……

    从定远县到合州,有左岸和右岸两条道路,距离相差无几。合州在嘉陵江右岸,定远县也在嘉陵江右岸,所以沿右岸行进无需来回渡江,节约时间,也更安全。然而朱平槿却出乎意料否定了尹家麟和李明史的提议,坚持要走左岸的道路。朱平槿认为,有随行三个营近八百骑兵,土暴子没有胆子敢捋他的虎须。就算想捋,也追不上。况且从定远到合州的情况,先前的侦查并不详尽,他可以借着行军,顺路了解沿途的地形及民情。

    只要路好走,百里的距离也就是快马加鞭一个时辰。朱平槿换回了普通骑兵的装束,夹在大群护卫中间轻松前行。

    隆冬的清晨,万籁俱寂,只有马匹的嘶鸣声和铁蹄的隆隆声。马匹和骑手呼出的空气,迅速凝成了一团团白烟,又被后来的人马冲散。坡顶丘底,大片的白霜铺贴在黄褐色的荒野中,与大队骑兵的马蹄声交织,勾勒出一副斑驳凄凉的图画。

    这里已经靠近了重庆这个国际化的大都会,未来将是一片繁盛之地。可眼前的景象,与朱平槿头脑中残存的记忆叠加,让他产生了些光怪陆离的感觉。

    很快走完四十里路程,可前队已经放慢速度。

    前方的山势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窄。坡道和弯道比比皆是,前队只好拉长队形,并且派出探马。

    “报!”

    前面一名骑手返回向朱平槿奏报,前方探马在道边的荒草灌木中发现了十几具尸首和一具马骨。尸首被剥得精光,而马骨上没剩一点肉。根据附近残留的拒马桩子以及人马尸骨边的小物件,高副团长判断是官军遭到了伏击。

    附近有土暴子!

    朱平槿和他身边的护卫立即条件反射,作了他们应该做的事——进入作战状态。骑兵们从单路纵队改成了散开的多路纵队,一边搜索一边前进。土司兵们持弓搭箭,而十余名火铳骑手也点燃了腰间小瓷罐里的火炭,将填好火药铁子的火铳扛在了肩上。

    部队继续前行。可骑出去了五六里,再没有传来任何动静。就当所有人长出了一口气,稍稍有所松懈之时,前方山坳处想起了一阵清晰的铜号声。

    “战斗警报!”

    朱平槿身边的卫士重复着叫喊这句话,提醒身边同伴做好厮杀准备。而朱平槿夹了夹马腹,向前方赶去。

    妈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