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 桃花中人(二)-《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学生请小先生寨中用茶!”

    ……

    寨子很近,从隘口出去,向右转过两个山包便是;寨子也不险,就在一个不甚陡峭的山头上。

    朱平槿登上了寨子,临高远眺,立即明白了书生和农民们为什么不愿暴露寨子的原因。

    寨子并不在山头的最高处,要比山头低上十几丈。因为山头对视线的阻挡,站在山脚下官道上很不容易发现寨子。但若是寨中军民,只要爬上山顶,登高望远,左边可以清楚看见大道,右边则可以看见一个大庄子。庄子沿着山丘修建,而在山丘之下,则是一大块平坦的耕地。团练兵占了这里,既方便监视大道上的动静,也好时时守护着自己的家园。若是土暴子和官军前来祸害,他们第一时间便能逃到这寨里来避难。

    “从军事地形的角度讲,这是一个极好的屯兵之处!”朱平槿表扬了书生的眼光。

    “学生的老大人选的,”乔文远说起他爹,并没有多少自豪,反而有了些悲伤,“可惜我爹染了瘟疫,走了!”

    哦?说起瘟疫,朱平槿有些紧张:“何日之事?”

    “今年春瘟之时!”

    朱平槿悄悄松了一口气,心里暗想,这肥皂的销售旺季又快到了。

    下了山顶,转过山坡,踏上了山坳平地。

    “小先生请,那里便是主寨!”乔文远手指前面道。

    朱平槿抬头一看,原来所谓的主寨,只是一个小小的石墙破庙,背靠在一面山崖之下。

    寺庙周围的坡坎林间,密布着大小不一的窝棚。时不时有小孩从窝棚里钻进钻出、打打闹闹。见着吴公子领着几十名官军上山,寨子里的妇孺老幼们虽然惊恐,但并未逃散,反而远远地便向乔文远施礼。小孩子们见了李明史的盔甲鲜艳,觉得新奇,便围了上来触摸。乔文远不愿被朱平槿看轻了,挥手欲斥,那些小孩转瞬间便做着鬼脸带着笑声跑远了。

    看来,这乔文远在乡下农民中威望极高。

    “小先生请!”乔文远把朱平槿让进了寺庙。

    朱平槿抬头一看门楣:“桃花庵”

    ……

    桃花庵不是拢翠庵,庵里没有冰晶玉洁、美若天仙的妙玉姑娘,更无有事没事便来领悟禅机为爱情生活增添情趣的贾宝娃。上来唱诺迎客的只是个身高不足四尺的老尼姑。若是按贾宝娃的习惯说法,那这老尼姑一身上下,从头到脚,全是烂泥腐土做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清水气息。

    见朱平槿四处打量,乔文远便介绍道,此地已是合州地界,本名石庙寨。因寨中桃木成林,所以又叫桃花寨。外面那些难民,既有山下的农户,也有合州、定远和广安的难民。土暴子出巴山不到一月,逃难至此的人已经七八千,把这个本来非常宽敞的山寨挤得满满当当,积存的粮食也快吃完了。

    重庆府的官军赵 荣贵上月便到了合州。可赵部军纪极坏,什么都抢。赵部游兵两次在附近骚扰,都被山寨团练打了回去。山寨得罪了官兵,所以不敢派人向合州的官府求援要粮。听说最近定远县开来了省城的官军,只是还没有见过,不知道底细。

    说这话的时候,乔文远的眼睛一直盯着朱平槿,好像他脸上有朵花似的。

    朱平槿没有理睬乔文远,追问道:“这些积存的粮食是谁的?”

    乔文远回答:“逃难百姓自己带了些。只是骤然变乱,他们能带出来多少?学生只好把家财当卖了,凑了些粮食。几位乡里同学,也卖了家财,可这还是远远不够。七八千张嘴,一天便是七十石粮食!若是土暴子再猖獗数月,赵 荣贵也霸着合州不走,那金山银山也不够吃……”

    “文远兄,你怎可将官军领了进来!”

    乔文远正在向朱平槿介绍情况,却被几名进庵的书生打断了。当先一人与乔文远年纪相当,身材瘦弱,可说话中气十足。方才打断乔文远的便是他;一人年龄稍小,身材倒要壮些,身上穿着破烂的锦袍;还有一人年纪较大,留着胡须,进来没有说话,见着朱平槿,只是微微一躬。

    乔文远连忙向朱平槿介绍,这三位都是秀才,也是他的同乡和同学。他们三家都卖了家财换成了粮食。向朱平槿介绍完三人,乔文远又连忙向三人介绍朱平槿,称这位乃是他在山下隘道上新拜的小先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