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廖大亨扶不动朱平槿,急得都要哭了。 “世子拜廖公,非世子拜巡抚也,乃全蜀子民拜蜀抚也!” 一个声音在廖大亨身后响起:“吾等百官参拜世子,也是朝廷礼法!久闻世子有不世出之才,聪明彰于士林,仁德达于庶民,神武威于宵小。下官重庆知府王行俭三生有幸,终得见世子殿下矣!世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咦,又是一个千岁千岁千千岁的,还多出一个“殿下”,难道这王行俭与吴继善一类,都是身在东林心在蜀? 没等朱平槿品出味来,重庆府的文武都反应了过来。他们一掀官袍,全部跪了下去: “下官重庆府同知……” “下官重庆府通判……” “下官重庆府合州知州……” “下官重庆府巴县知县王锡……” “下官重庆参将赵 荣贵……” 最后,终于从礼法之争中解脱出来的廖大亨也跪了下去。 一个人拜翻了一群人,朱平槿自觉没有吃亏。 注一:于大江即川东水师游击于大(HAI,海)。于大(HAI,海)在南明四川史中曾是一位很重要的战将。响木将于大(HAI,海)的姓名改为于大江,只是因为于大(HAI,海)这三字被纵横认定为违禁词,且空格甚至加标点符号都没用。 注二:涪州无依郭。有些史料将宣抚司、宣慰司、长官司等土司笼统计入重庆府,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土司属于四川都指挥使司,属于军队系统,不是民政系统。但这些土司的民政部分,与地方府、县流官都有交集。 川东、鄂西、湘西的土司民政及税收权利问题,明清两代一直是军、民和土、流争执的焦点,直到清中期也未能全部厘清。 注三:数字出自《明朝小史》。成都府粮额为十六万六千石;顺庆府七万二千石;叙州府十万石。 另:看见一篇网络奇文,用地方的粮额多少来反向论证地方的人口多少。作者难道不知道煌煌大明朝有许多人是不用交税的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