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 岁末大战(五)-《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原来世子练的兵是这样打仗的!老夫今天总算开了眼!”

    终于意识到自己失态的廖大亨回过神来,笑着对宋振宗道:“老夫自从出仕,便一直跟这兵事打交道。崇祯元年平定奢安之乱,老夫有幸献策朝堂;去年献贼入川,老夫更是为邵抚鞍前马后!川军、秦军、豫军、楚军和后来入川之黔军,老夫都曾亲眼目睹其战阵厮杀。无论官兵反贼,都是兵随其将,往来冲杀!可今日一见世子的兵,老夫才恍然大悟,原来世子将练兵场搬到了战场上!这哪里是在打仗?这分明就是在校阅嘛!”

    宋振宗对廖大亨恭敬地解说:“廖大人,末将等在校阅场练兵,就是按真实战场演练的。以练促战,以战代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这就是世子对末将等练兵的要求。阅兵时的整齐划一,与战场上对士兵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看着自然像阅兵。”

    宋振宗解说完,廖大亨却突然转变了话题。

    “宋将军,既然你在这里,那前面谁在指挥?”

    “有两个正营级军官和三个副营级军官在前面指挥。步兵是第四营的谭思贵;火铳兵是双流县护庄大队的邓四维;炮兵是何承峻;骑兵是警卫营蒋鲁;第四营副监军是第一连连长杨捷兼任。按照合成军作战协同原则,统一由谭思贵指挥。”

    “既然有两个同级,他们会不会相互掣肘?或是推诿争功?”

    “不会!”宋振宗对廖大亨摇摇头,“谭思贵是战场总指挥,他对胜败负全责。其他的军官都听他指挥。战场抗命者,他可以执行军法,哪怕是同级军官。”

    “老夫明白了!”廖大亨捻须微笑道,“因为步兵是主力,所以其他人都听主力大将指挥。”

    “这可不一定。比如在过桥时,所有人部队都必须听纠察指挥。而这纠察很可能就一人,还可能是名小兵。世子管这个指挥原则叫‘任务编组’……”

    廖大亨被宋振宗解说弄糊涂了。他捻须的劲越来越大,最后竟拔下一根来。可没等他皱眉,突见几名骑兵的身影飞快掠过城垣,接着几声铳响。前方战线上的鼓声立即停了下来。数息之后,一阵惊天动地的叫喊,低矮的城垣仿佛突然长高了一截。

    “谭思贵说的对!镇里白莲教匪绝对不止一千人!”宋振宗惊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