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六十八章 乾清密奏(三)-《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二来保宁知府张继孟乃陛下亲手简拔,任事勤能,力保川北大局,臣以为可任四川布政使!至于四川左布政云南宁州(今云南华宁县)人张法孔,臣闻其居官特廉,曾献任内结余三十万两为兵饷。臣请将张法孔调任京师太仆寺少卿,以用其廉!”

    瑞王移藩,这是广建众藩以分权,可以防止一藩坐大;张继孟是皇帝重新启用的,行事必能符合圣心。张法孔与巡抚廖大亨同为云南乡人,对廖大亨不能起到监督制衡之效。将其调到中央,可分廖大亨之权。

    皇帝脸上的微笑更浓了。他颌首道:“可!瑞藩移至何处,仍由瑞藩地方奏请朝廷!至于张继孟,让李日宣(注一)上个折子,内阁票拟!”

    ……

    皇帝和自己的首辅明目张胆抢劫皇室宗亲,而且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由头。

    这件事,皇帝的确有顾虑,既怕上天责罚,又怕勋贵宗亲呱噪,因此他不能承担一点责任。明诏天下,便是这个原因。

    送走了周延儒,皇帝心情大好。可一晃眼看着案几上的几大堆奏章,他顿时没了好心情。

    “田贵妃今日可好些了?”皇帝问王承恩。

    “娘娘病体日渐沉疴,今日仍不见起色。昨日承乾宫管事(注二)来报,贵妃娘娘想将皇子托付懿安皇后。”

    懿安皇后是皇帝登基后为皇嫂张嫣上的尊号。皇嫂亲自抚养皇子,皇帝自然放心。可皇后乃诸皇子皇女之嫡母,田贵妃就算托孤,也该托付皇后抚养,怎么托付给皇嫂?

    想到这里,皇帝不由沉了脸:“田贵妃有言于朕,尔等自当立即禀报。如何延沓至今?”

    “奴婢万死!”王承恩连忙跪下谢罪。

    可是皇帝已经起身道:“速速起驾承乾宫!”

    皇帝刚站起来,又迟疑了一下。

    “皇爷?”王承恩探询着皇帝的态度。

    “这份报纸,你转王德化看看!让他派出东厂辑事到蜀地去!骆炳章那里不是派去了武清侯家里的人吗,怎的此等大事不见回报?”

    “皇爷,御史杨大人请罢东厂的奏疏(注三)已经传遍京师。听二王公说,那些东厂的人都惶惶不安……”

    王承恩小声回禀,视线尽量下垂,避开主子审视的目光。

    “派出去!”皇帝的决定不容置疑。

    “奴婢遵旨!”

    这时,皇帝凌厉的眼神越过了王承恩佝偻的肩背,扫到了殿角的阴影里,那名年轻太监正垂首待召。

    外朝那些朝官大将,终究还是靠不住!

    皇帝默然了片刻,一个叛逆的想法跃入了脑海。身边这些阉人,还是得用!

    “王承恩,你从勇卫营(注四)选几个得力人手,跟着马文科(注五)去蜀地。马文科,你盯紧了,朕不能养虎为患!”

    皇帝径行点了殿角那太监的名。

    注一:李日宣,时任吏部尚书。

    注二:田贵妃此时应搬回了承乾宫。

    注三:《明季北略》卷十八记载了东厂这个在大明朝赫赫有名的特务机构是如何烟消云散的。

    注四:勇卫营,御马监指挥的部队,是皇帝亲军,守备大内。王承恩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崇祯末年曾经提督勇卫营。但崇祯十五年元月是否提督勇卫营,响木未曾细考。

    注五:马文科,乾清宫太监,崇祯皇帝的随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