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 投鼠忌器(三)-《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几大口清水灌进肚子,那家丁终于道清原委:老夫人和少夫人、二小姐急事有请四爷。

    四爷是庄子里的庄户对贺永年的尊称。可是在老夫人和少夫人、二小姐面前,四爷贺永年只是一名老家奴的儿子。

    老夫人孔氏是贺老爷的正房夫人,而少夫人秦氏则是贺有义的嫡妻。

    孔氏原是保宁城里一位连功名都没有的教书先生的女儿,但是她的门第之高,多年前曾让求娶成功的赳赳武夫贺老爷成为保宁城的第一号新闻人物。原因很简单,因为孔氏是圣人后裔,南孔嫡传(注一)。秦氏则是保宁城富绅秦家的嫡出大小姐,城里秦记车马行少东家的亲姐姐。

    至于二小姐,那是贺家下人过去对她的称呼。她现在的身份,是过年回娘家的侯夫人。

    ……

    贺家庄位于白塔山南麓的山脚下。庄子北高南低,庄墙高大。庄子中心有一座大宅院,背靠白塔山,面向一根大道,直通南面的庄门。这座大宅院,便是贺有义及贺家军将领们的老窝。

    宅院前厅之中,一位头发乌黑、面色端庄的老妇坐在上首。她身后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仆。老妇下首左右的椅子上,各坐着一位中年妇人。左侧这位细眉瓜子脸,面色和蔼温润;右侧这位脸型略方,眼眶微红,面色悲戚,好像刚刚哭过。

    贺永年带着贺桐快步走进前厅,先给上首的老夫人行礼,然后再给左右两位夫人小姐行礼,最后才给老夫人身后的老仆行礼。

    “贺辅。”老妇微笑着叫她身后老仆的名字,“瞧你孙子的机灵样,将来的出息不比贺桂、贺桓他们俩小半点!”

    老仆笑着应了:“谢夫人夸奖。只是玉不琢不成器,这小桐还要磨砺一番才行!”

    原来,上首这老妇便是贺有义的亲妈孔氏,左侧的妇人是贺有义的老婆秦氏,右侧的妇人是贺有义的妹子,闺名贺凤仪。孔氏背后的老仆,便是贺永年的爹、贺桐的爷爷、贺家庄的大管事贺辅。

    “老四,你们两父子别杵着了,找凳子坐吧!让你爹把事情说说。”孔氏吩咐道。转眼,她瞥见贺桐向他爷爷努努嘴,便笑了起来:“贺辅,你在我这里站规矩,他们爷俩哪里坐得下去?你也去坐吧!如今我们贺家上下都是蜀王府的下人,身份一般高!”

    老夫人召见,是因为刚才出庄巡逻的庄丁带回来一名全身湿漉漉的人。此人说他是城里秦家的下人,奉少东家之命泅水过江,传递城里叛军的虚实。身份已经证实了,因为秦氏认得此人,正是她弟弟的贴身侍卫白二。

    据白二说,王朝阳的叛军除了占据城楼和四门,还占据了保宁府衙、川北分守道、阆中县等各处官衙。川北分守道龙文光在广元城防秦贼,正好躲过一劫。但在保宁城里的保宁知府张继孟、上巡道葛奇祚、阆中知县张昌等大小官员皆被叛军扣押,生死不知。叛军还夺了府库、武库,火药库,但是并没有在城里招兵买马。秦记车马行的一百多匹战马也被叛军牵走了,但叛军按匹计价,每匹马给了十两的银子。

    “爷爷,叛军竟然给银子?”贺桐突然打断了他爷爷的陈述,大声发问道。

    “怎么不给?”贺辅看着他的孙子,一脸寒气就化成了春风。若不是当着老夫人和夫人的面,他早将孙子牵到自己身边挨着。

    “说

    来秦家与王朝阳还是七弯八拐的亲戚!你瞧,二小姐的夫君是侯应起,是侯总兵的族侄;王朝阳的堂妹是侯总兵之子侯天锡的夫人(注二),还生了两个女公子。少夫人是二小姐的嫂子,秦家是少夫人的娘家……总之我们川北将门,扯来扯去都是亲戚!”

    “都是朝廷和那帮奸臣之错!”

    二小姐贺凤仪突然哭出声来:“逼死了侯总兵,这才让将士们埋下了反心!老叔,你说侯天锡和侯应起他们会不会与王朝阳一同造反?”

    二小姐的问话让贺辅沉默了。他如何能够回答?

    贺凤仪的态度引起了她母亲的不满:“凤仪,你不要在这里闹了!如今大家都不知道情况,若是知道,又怎会如此伤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