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城内原有“九井十八街”,衙署、书院、祠庙和民居层层叠叠。只可恨张献忠去年正月撤离巴州时,在巴州城放了一把火,将城内的建筑烧掉大半。继而土暴子占领巴州大半年,拆屋煮饭 ,又毁掉不少好房子。因此当王祥率部进入巴州城时,虽然城里已经没有什么居民了,但部下两千人竟不能都住上屋顶齐全的房子。 巴州城头上,一位中等个子,皮肤黝黑的中年将领率着大群随扈亲兵在查看城外地势。当看见城南金榜山(注一)与城池之间的距离后,他暗暗皱了皱眉头。 这位中年将领便是巴州官军的主将——正兵营参将王祥。 王祥与张奏凯一样都是四川綦江人,刚开始只是一个守隘口的小兵。经过奢安之乱,王祥已经在川军中崭露头角,与杨展一起成为川军新生代将领中较为优秀的一员。但是较之杨展,王祥似乎各方面的外在条件都不在一个档次上。 比如家境,杨展家中富裕,王祥家中赤贫;比如样貌,杨展英俊高大,王祥屌丝模样;比如文凭,杨展正经的武探花,王祥蒙学没毕业;比如上官赏识,杨展深得廖大亨及四川官场和川北将门的推崇,而王祥就是一个靠人头起家的川南武将。 因此,当巴州攻略开始之后,王祥就一门心思地想办法,如何在这次作战中抢得头功——占领巴州。为此,他不惜屈身为川北总兵甘良臣之裨将,终于为自己争来了全军先锋的角色。当进攻开始后,王祥从百丈关出发,继而转兵恩阳河谷,形成了王祥、张奏凯、贾登联三军会攻恩阳的战役态势。 然而,这次土暴子对王祥的进攻意图出现了重大误判。当土暴子与对付张奏凯和贾登联一样,沿着河谷摆开阵势进行狙击时,王祥突然离开恩阳河谷这条进攻道路和补给通道,在一昼夜的时间内,迅速向东机动五十余里,出现在了巴州城下。 当时巴州城里只有一位不知姓名的闯食王和部下三百喽啰,哪里挡得住官军两千余人的奋力猛攻?仓促抵抗半日,巴州即告易主。闯食王和残余部下冒着严寒徒涉巴河,逃到了巴河北岸。这下,王祥争夺首功的愿望终于达成了。 然而,事情总是分为两面,好事也不例外。 王祥抛开补给线攻占巴州,也就丧失了后继的补给。虽然王祥和他的部下尽力携带粮食,但加上城里的一点零星缴获,最多也只能坚持一个月。 如果一个月后援军不至,王祥和部下就只有吃马吃人吃泥巴了。不过好在王祥攻占巴州,也非全无收获: 在巴州城头上发现了大量的火炮,数量足有百余门之多。从炮上铭文看,这些火炮都是原来巴州驻军留下的。城里的火药和炮子也不少,足以为坚守城池提供强大的火力。 …… “将军,末将以为,土暴子的进攻路线应选在南城与东城交界处附近。那里地势开阔,从南龛山到巴河岸边足有一里多宽,摆下个五千一万人的队伍不成问题。我们只有两千五百人,战兵只有一千出头。这要在城外野战,难度不小!”说话的是王祥身边的游击将军吕年玉。 按朝廷制度,游击将军一般自领一营,名曰游兵营。比如王朝阳的营便是游兵营。但因为崇祯朝连年征战,营头少而将领多,所以有些将军无兵可带,变成了所谓的“赞画将军”或者主将的副将。一些文人从军,领了军功,也成了“赞画将军”。这个吕年玉倒是正经 的武将。他在军中的角色,便是王祥的副将。 “难度再大,也不能困守城中束手待毙!”王祥阴沉着脸说道,“一定要在城外打上一仗!不过,最危险的地方不在那里,而是在这里!金榜山!” 山风刮过城头,太阳即将落山。 王祥领着众人沿南城城墙向东城方向走去,一路上与守城的兵士说话。王祥平素的作风,待将领们严肃冷淡,待普通士卒却随和热情,所以士兵们都愿意与他说话。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城头上一名士卒急匆匆地迎着落日余晖向王祥跑来。刚一靠近,那士卒连忙报告王祥,南龛山东麓与河岸边的空地处发现大量的土暴子出没,好像在扎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