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二十一章 援兵在哪(三)-《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除了以上可以公开的理由,廖大亨还有一个不能公开的理由。那就是川北总兵必须足够效忠朱平槿,必须支持他廖大亨,将来能够执行朱平槿和他占领汉中的秘密计划。

    廖大亨的理由似乎已经很充分,但是朱平槿依然没有急于表态。因为朱平槿觉得,比起政治上的需要,刘镇藩本人的指挥能力和指挥风格才是更重要的。

    遏制土暴子、挡住李自成,是川北守军的主要作战任务,刘镇藩是否能够完成?

    刘镇藩的作战风格,是否能够为四川的北大门,构筑一条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让朱平槿能够腾出主力,东出夔门,与他心目中最大的敌人——张献忠决一死战?

    如今,刘镇藩提出对土暴子“勒兵缓进”的主张,让提倡“慎战”的朱平槿看到了两人思想上的共性。

    小部队的指挥官可以大胆夜袭、百里穿插,但是决定国运的大将必须持重。

    小部队败了,不过是一隅之失。大兵团败了,就会产生骨牌效应,使局势向灾难的方向无可挽回地滑去。

    多次战术性的失败都可以用一次战役或战略性的胜利来挽回,但一次战役和战略的失败却不可能用几场战术胜利来挽回!

    这就如同战列舰与巡洋舰在使用上的差别。

    用年轻持重的刘镇藩来取代老迈的不思进取的甘良臣,朱平槿已经在心里决定了。可是,朱平槿还需要刘镇藩的确认。

    “清扫周遭、勒兵缓进,当然乃万全之策。”朱平槿脸色不变,一双眸子紧盯住刘镇藩,“只是目前情报显示,马大人和张将军当面对阵之敌,有震天王白蛟龙、行十万呼九思、夺食王王友进、整齐王张显等四家土暴子共数万人!敌众我寡,本世子与廖抚判断,如不迅速施以援手,马大人和张将军那里恐遭不测!”

    “世子和抚台大人心系将士安危,末将感怀于心!”刘镇藩离座,恭敬地向朱平槿和廖大亨两拜,“只是末将愚见,以土暴子之力,短时间内吃不下张营!”

    “这是为何?”

    “据末将所知,张营有兵四千余,其中卫所之兵千五,新募之兵两千。此外,张营还有楚地老兵八百,其中张奏凯及李祥春之家丁三百。张奏凯是老将,其排兵布阵,定是以卫所兵与新兵守外围,以老兵家丁守核心。如此一来,土暴子合攻张营,先打的是新兵辅兵,然后是卫所兵,最后才是老兵和家丁,因此土暴子必然越打越难。即便万不得已,马大人和张将军也可以突围,那些家丁大都是有马的……”

    “哼,刘副将言之有理!”廖大亨帮朱平槿表了态。

    “此外,末将还以为,土暴子之所欲者,并非马大人与张将军之首级。他们惦记的,只是渔溪场的粮食和军资!”

    刘镇藩得了巡抚大人的肯定,明显放松了许多,说话也不再干瘪瘪的:“世子和廖大人请想,那土暴子死了这么多的人,得一对无用的首级来干啥?他们打仗,或者抢东西,或者争地盘。那渔溪场乃是平坝,争来也守不住,那还争来干啥?故而末将估计,土暴子他们猛攻马大人和张将军,既想打破官府对他们的围剿,重创官军士气;又想捞点实惠的,把渔溪场里囤积的粮食和军械抢光。”

    “廖公,张部囤积的粮食有多少?”朱平槿问道。

    “这可说不准。”廖大亨连忙摇头,“以前钱先生帮着臣估算了一下,如果只算省里发的军粮,大概只剩三千石。但如果把他们自己囤积的粮食和马粮一起计算,大约有八千石谷子和一千石豆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