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中博弈(四)-《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除了押送俘虏和缴获返回新政坝的南部县一中队,步兵四个连、两个排和一个中队,已经过去了一半。骑兵、炮兵和辎重兵正在等待过河。各部队正集结成一块块的长方阵,等待参谋的过河调度命令。

    步兵过河较快。麻烦的是骑兵、炮兵和辎重兵。

    骑兵营前面几场战斗有些损失,只剩两百多人马。他们必须牵马鱼贯而过,防止马匹见水受惊。

    炮兵的马也不少。因为川马矮小,驮上炮身、炮架、弹药箱,每门炮要用七匹驮马。加上备件和修理工具,六门炮的炮连拥有五十匹驮马。

    最麻烦的是辎重连。辎重一连有七十二辆鸡公车和十辆双轮平板大车。每辆车一人推,一人拉。好在车上的弹药在天堡寨消耗了不少,也没有时间捡回来。但是剩余的兵器、粮食和火药依然沉重,从深深的车辙印子就可以看出来。

    一条窄窄的单层竹桥,要把所有的部队渡完,至少会到中午。辎重虽然影响行军速度,但却是持久作战必不可少的基础。况且土暴子眼红的便是这些辎重,留给敌人那是万万不可的。

    “沉住气,老天爷会保佑我冯如豹的!”

    冯如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他强压下心里的焦躁,对杨天波道:“你的前卫连立即向前两里展开,掩护全军过河!但要注意,绝对不能暴露!”

    “是!”

    “五营第四连已经全部过河。他们是火铳连,归你统一指挥!”

    “是!”

    冯如豹看着杨天波走远,把八瓣盔颈下的带子松开,让自己更自由地呼吸。

    “别急躁,再等等,”他对自己说,“皇天不负有心人!”

    ……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蜷在湿漉漉的草丛中,透过草丛间的缝隙,查看远方的动静。

    红甲兵们昨天上了关帝庙所在的山坡,并以关帝庙为核心,把鸡公车大车头尾相连,串成了一道简易的防御工事。仔细看,还能发现车辆缝隙间隐藏的虎蹲炮。现在,一些红甲兵正在拔掉树枝做的鹿砦,另一些在拆收三角形的帐篷,更多的人在防御工事后的树荫间集合整队。看来,红甲兵很快就会拔营出发。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便是巴山土暴子中以善战出名的陈琳。陈琳领着他的喽啰已经在三庙驿附近潜伏了三天。他的目标,正是增援渔溪场的官军。

    陈琳与其他土暴子最大的不一样,便是他用的是本名,没用浑名。

    陈琳的爹娘是好些年前从河南那边逃到兴安府的难民。逃难途中,他的爷爷、奶奶乃至族人都饿死了。所以他爹带着他妈在镇巴县附近的山寨落了草,后来生下了他。

    陈琳生下来便是土暴子,长大后还是土暴子。别人眼中的十恶不赦之行,在他眼中乃是最平常不过之事。前几年,陕西连年大旱,官军趁机进攻,陈琳爹妈在一场惨败中双双献了人头,于是陈琳带着剩下的老兄弟逃到四川来发展。最近,他与同为陕西人的争天王袁韬合营。袁韬善谋,他善战,渠县之战便是两人合作的成果。

    草丛中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想必有消息传来。

    果然,陈琳身后有人轻声禀报:“掌盘子,三庙驿的老黄头上来报了信。他说仔细数过了,王府兵至少有一千五,加上官军五百,那就是两千人!领头的王府军官,姓王,据说在长平山打过仗。他手下叫他营长。车上运的是粮食,听王营长亲口说有一千石!”

    哦?陈琳有些吃惊。但他吃惊的不是粮食数量,而是对方的兵力。

    主官名营长,那说明对方的战兵至少一个营。王府兵一个营,一般有八百人。三庙驿有一千五,那说明王府兵是一个大营,甚至是两个营。

    兵力多少,直接关于战斗力强弱。对于这一点,陈琳有过沉重的教训。

    攻打渠县时,陈琳听说城里的王府兵不到四十人,便大大咧咧请缨为前锋,结果弟兄们在城墙下死了一片。后来好容易靠着人多攻下了城池,把剩下的十几名王府兵包围在南门城楼上。那些王府兵只要搥城而逃,便可保住性命。但是他们没有逃,反而战斗到了最后一个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