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七十九章 血肉高地(一)-《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分布在半山腰的三块台地,将权家山均匀地分作上下两层。

    东西两面半山腰处,各有一大块狭长的台地。台地上有承接雨水泉水的池塘,有以雨水泉水浇灌的耕地。东侧山脚下有一条河岸陡峭的激流。西侧山脚下不远处,便是南北纵贯的狭长山道。

    南面半山腰上,也有一小块独立的平坦坡地。坡地的南沿,是一道高数十丈的灰白色悬崖。权家村就建在这块悬崖之上的平坦坡地上,可以俯瞰南来北往的山道。

    权家寨的主寨,建在高高的山顶上。山顶被东西两侧山腰处的台地一夹,显得更加细长陡峭,形成了一道南北走向的山脊。主寨卡在山脊的最高点,易守难攻。

    从主寨出发,沿山脊向南,可以通过弯曲陡峭的石阶小路下到权家村。而沿山脊向北,则要相对平缓许多。一条经年腐朽的碎石小道,在北山梁的半山处分叉。一条通往东西山腰台地,另一条通往北山脚下的小镇。

    这座小镇因为建有一座小小的文昌宫,当地人称文昌镇。又因为这里有权家老爷的大宅,所以又称权家镇。

    从龙山寨到权家镇,经南北纵贯的崎岖山道从权家山西侧山脚下的沟谷通过,到达大锣山后,几乎原地反转一百八十度,才能到达文昌镇。权家山南面是几乎无法通过的悬崖,若欲上山入寨,只有沿着北山梁上山(注一)一条路。

    栓子寨南距运山三十里,龙山六十里、三庙驿九十里;西据东河约三十里,其间有玛瑙山寨群的大梁山、云台山诸寨;东距恩阳河约六十里,其间有石马诸寨。护国军要全面清理苍北的堡寨群,建立蜀世子朱平槿心中的王道乐土,地处苍北中心的栓子寨是道绕不过去的坎。

    谭思贵在得到前锋第四营的敌情报告后,立即亲率第二梯队第十四、十五营超越了第四营,在行进间向栓子寨发动了进攻。

    然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了。

    护国军经历了一次比广门铺战斗失利更大的军事灾难。

    ……

    在千佛镇上岸后,朱平槿会合了自己的参谋班子和部队。崇祯十五年三月二日,在经过了几天不紧不慢的行军后,他终于到达了龙山镇。

    蜀世子朱平槿的亲自出现,给失利后的护国军带来了一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一个新编炮兵营、一个工兵营的强大援军,还给川北的各路神仙带来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讯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巴山,这个高悬于蜀地头上的动乱之源,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会彻底根治,并纳入大明王法治下!

    三月三日上午,朱平槿在龙山镇召见了苍北数个山寨的头领和知名人士,赞扬他们对大明的耿耿忠心,鼓励他们的子弟走出大山,到平坝去垦荒,到学校去读书,到护国军去作战。

    朱平槿还道,即便你们故土难离,蜀王府也有许多能发财的项目愿意与你们合作,比如山区的药材和果树种植、生猪和山羊养殖等等,都是很有前景的。这些项目将采用公司化的组织形式,按照符合市场规律方式的运行,并享受护国安民基金的第一批扶贫贷款支持。

    寨主头领们对世子这些重要讲话似懂非懂,但是他们知道,号称散财童子的蜀世子肯定会因为他们的正确选边而予以奖赏。

    果然,世子讲话结束后,蜀王府副总理洪先生另行主持召开了一个招商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