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八十一章 血肉高地(三)-《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前无路,左是山,右是崖,进退失据,这是死地!

    末将当下心知不妙,大呼撤退,可是已经晚了。山脊那边铳声大作,三个连先是被几百支火铳伏击,然后又被敌人优势兵力居高临下猛冲,当时就跨了。王文彪的马中了铳子,把他压在马下,结果当场被俘……”

    “于将军只需谈谈你亲眼见到的情况。”朱平槿摆摆手,“没有亲眼见到的,你不用说。”

    “末将听到铳声,立即率队返回,结果……结果这片田地当真是他妈的死亡陷阱!山顶主寨上铺天盖地甩下来石头,个个都比拳头更大!弟兄们在田地里乱窜躲石头,还是死伤十几人……”

    说着说着,于飞这名精壮的汉子开始捂着脸抽泣。

    “寨匪冲垮正面,末将率弟兄们拼死冲回北山梁,还没到分岔路口,就与得胜而来的寨匪主力迎头相撞。一连只有一百五六,敌人至少一千五……

    最后,末将手下只剩了八个人,都是跳崖得脱……

    世子,此等血仇,不能不报!”

    “王文彪被俘后投敌,尔等如何得知?”

    “三日后,谭团长亲自领兵再攻,末将请率十四营再为先锋。末将亲眼所见,那王文彪活得好好的,还指挥着一队寨匪对我们喊话……”

    朱平槿知道,谭思贵亲自指挥的第二次进攻再次失败了。原因是栓子寨在树林杂草间埋伏了几门松树炮,第一次进攻中溃兵留下的火铳,也被敌人充分利用上了。

    谭思贵见势不妙,立即撤退文昌镇布防。两次进攻失败,伤亡五百多人,被俘十余人,侥幸逃回来的伤兵缺乏救助,死亡率也很高。十四营第一连损失最大,几乎全军覆灭。此后,第三团已经丧失了进攻能力,只好围着文昌镇筑垒死守。

    栓子寨的敌人没有乘胜追击,正面进攻文昌镇,却不知从哪里溜下了山,不停骚扰第三团的粮道和水道。

    第三团忍饥挨饿,等待增援,直到第五营和第四营一部到达。不过,即便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第三团也没有忘记军纪,基本上做到了秋毫无犯。

    ……

    三月六日早晨,朱平槿召见完了最后一名士兵,用清凉的河水冰了脸。他简单吃了早餐,重新召集大臣们议事。

    情况很清楚,王文彪到洪雅任职后不久,就开始腐化堕落。

    县里一名娼妓,长期被王文彪包养。军饷不够他挥霍,就开始贪污。先是贪污营里公费,然后是士兵的军饷。于飞和几名军官曾经为此找过他,结果被他世子亲兵的名头压住了。士兵们敢怒不敢言,军事训练和思想工作全面停滞。

    调任十四营营长之后,王文彪将营里大小细务均交由于飞处理,自己当起了翘脚老板,还美其名曰:善于用人。

    二月二十六日对栓子寨的进攻,王文彪在没有组织侦查、没有弄清敌情、没有统一思想、没有周密预案的情况下,仓促发动进攻,临阵错误指挥,稍有失利便仓皇失措。把有组织的退却变成了无组织的溃逃。为此,王文彪不仅葬送了自己,还丢了十四营一连的退路,让第一连陷入了绝境。

    为什么会将王文彪这种烂人选做一营主将,难道就因为他是东门草标,根红苗正?难道就因为他文凭高,会来事吗?

    为什么整整一年,这个错误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来敢于举报或者纠正?

    为什么王文彪一个世子亲兵的名头,就可以将于飞这等地方豪强压成缩头乌龟,以至于酿成全营惨败的悲剧?

    为什么?难道又要将原因推给无锅不背的“体制”?那这个“体制”又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