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语成谶(二)-《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这个命令由程翔凤起草,经舒国平、孙洪、程翔凤三人同意后,用世子金宝颁发令旨。

    若世子苏醒视事或者罗姑娘有令,这个临时前敌委员会立即自动解散。三人向世子请矫诏之罪。

    ……

    三月十五日傍晚,两匹高大的驮马被悲痛欲绝的炮兵营长何承峻亲手牵了出来,向权家大宅前院里聚集的文臣武将告别。

    两匹驮马的背上上,驮着用木架和雨布临时赶制的一架带顶棚的床,床上铺着厚厚的棉被,棚顶绷着雨布。

    蜀世子朱平槿被仰面平直安放在床上,覆以那面蟠龙世子旗。他双眼紧闭,神态安详,气息均匀。除了脸色有点发黄,其余仿佛没事人一样。

    舒国平、孙洪、程翔凤和张维亲手用锦缎将世子的身子捆好,以防止路上坠落山崖。

    夕阳西下,马队嘶鸣。

    众臣长跪哭辞,宛如生死离别一般。

    孙洪悲愤之下,以头触地,以至于当场昏厥;贾登联急火攻心,出门后便亲手挥刀斩了一名违反军令大声喧哗的士兵。

    三月十五日深夜,承担护送任务的警卫营和第四营主力以强行军的速度冒险通过七十里山路,于第二日上午控制了阆水边上的水陆码头苍溪县歧坪镇(注一)。

    在此,警卫营的前卫已经强行征用了几条木船。

    将士们将蜀世子转运到一条稍大点的船上,文案李长祥、医士汤效祖、太平县主和太监等随侍人员也上了这条船。警卫营和第四营部分士兵则上了另外几条船,随行至保宁府,剩下的士兵继续控制歧坪镇,并向周围搜索警戒,占领要点,掩护第三、第十四团的退路。

    警卫营都有马匹,他们骑行护送于东河左岸。一旦有事,船只可以迅速靠岸,得到警卫营的支援。

    顺水推舟,船行甚速。

    船队途径大获城,于当日深夜安全到达保宁府。世子立即被秘密转送到寿王府中的行在。在那里,据说已经离开保宁府返回成都的罗姑娘,正带着青灰的脸色和满眶的泪水等候在巷口外。

    她的身旁身后,自然还有许多人。只是三个人特别引人注目:

    一位是良医正李谅德,鹤发童颜,如神仙一般。

    另一位是妙龄少女,上身着一件剪裁得体的护国军齐腰短军服,下身却穿着一条束臀撒裙,面容娇美,气韵温婉,好一位天仙似的妹妹。可是她眉目间,既有掩饰不住的忧伤,也有隐隐的恐惧和不安。

    而最后的一位,则是宝刀出鞘,紧紧守护在少女身边的警卫营士官、前杂谷娃子:扎西格瓦。

    注一:苍溪县大镇,宋代曾为歧坪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手机版阅读网址: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