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一十一章 潜流暗涌(六)-《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对呀!对呀!”郭世骧高兴地鼓起掌来,“世子言必称太祖高皇帝,我们就来个……”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郭世喻对他三弟翻了个白眼。

    “二兄真乃状元之才!”郭世骧嬉皮笑脸地来拉手,结果被他二兄打了回去。

    两兄弟闹腾,宋显珠只是淡淡笑看,并不插言。等到两人的目光齐齐转向他,他才笑道:

    “世骧创意确是不错。如今省城百业兴盛,人多商号多,这城里早晚爆满。为兄从南川王府中打探得一个消息,说某次罗姑娘大发牢骚,骂这成都府小得如同煎锅……”

    “怕不是嫂妹之功吧!”郭世喻打趣道。

    郭世喻大嫂的妹妹,即宋显珠的夫人李氏,与南川王长子妃尤氏同是成都西城人,是手帕之交的闺密。宋显珠能够挤进王府的生意,还能与几家郡王府合伙做生意,李氏功不可没。

    宋显珠没有正面回应郭世喻的挪喻,只是略带神秘的笑容道:“世子和罗姑娘都是见过大世面的神仙转世……别问鄙人如何知道的……只是告诉尔等,这成都府太小了,早晚要扩大……”

    “拆城新建,恐怕劳民伤财!”郭世喻书生气上来,便插言道。

    “谁说要拆城?现在护国军横扫川北,谁还敢窥视蜀都?”宋显珠嗤了一声,压低了声音:

    “建设部已经向罗姑娘提交了规划,就在府南河外,围着城墙造一圈新城。新城之中有一条环形的大道,两边各空出两里半。你们想想:五里宽,二十二里长,得有多大面积?这样一来,成都府怕会扩大一倍!听说罗姑娘已经给这条环形大道起好了名字,就叫一环路!”

    嘶!郭氏兄弟同时吸了一口凉气。一条环形大道,这不把武侯祠和青羊宫这等城外的名胜也包了进去?

    “有了一环,肯定还有二环……”

    郭世骧反应极快,脱口而出。然而在宋显珠凌厉的眼神下,他立即刹住了后半截话。因为跑堂的正拎着茶壶站在门口。

    等到茶博士走了,郭世喻起身关好门,这才对宋显珠道:

    “崇祯年来,成都府被奢安和闯献逆贼围了三次。东南西北四城外房屋完好的十存四五,遍地都是草草搭就的泥墙草屋,住的多是穷困潦倒之人。去年王府趁着地价低廉,在城外收了不少好地,现今建一座新城倒也不难。可近来地价飞涨,城郭地一亩皮骨合计超过了四十两,回澜塔南机器局那边已经涨到了九十两!等我们在新城建环城轨道,那地价费银……”

    “路边地价几何?巷中地价又几何?”宋显珠躺倒官帽椅上,哈哈笑问道。

    郭世喻毕竟是聪明人。宋显珠反问,他略微一怔,立即想到了一种可能。

    “明白了!”郭世骧也笑起来,“诱王府以土地入股。这样了买地银子,还把王府拉下了水!这就像汇通钱庄和机器局,凭啥王府也不会作难自己的生意!”

    “郭家表舅刘先生不能忘了!”宋显珠提醒道。

    “好!把廖大亨和官府也拉下水!”两兄弟大笑道。

    “还有轨道两边的上好土地!既然我们修轨造车,谁是道边好地我们最清楚!等到轨道建成,一亩地可不至四十两了!”

    宋显珠说的是实情。如今城内半亩地大小的宅院,根本是有价无市,出价几千两未必能买到。

    巨大而充满诱惑的经济前景,让郭世喻暂时忘记了秋闱那一档子烦心之事,三人专心讨论起修建木轨马车的各种细节来。

    轨道技术并不复杂,机器局有现成的可做参考。规格也很简单,就是沿用机器局的轨道标准。轨距五尺,车宽一丈。据说这五尺的轨距与安文思和王工正造的大马车一模一样,是所谓“标准化”的结果。

    环城双轨,一条正转,一条反转,百姓可以便捷搭乘。

    拱桥两端加上较长较缓的引桥,既可让马车轻松上下,也可方便航船通行。马车四周设上车跳板,可以让路人在行驶中自由上下车。

    三人埋头于新的事业,全然不知时光飞逝。转眼间天色变暗,跑堂的借着掺茶机会进来提醒,三人这才觉得腹中饥饿,于是又叫上几样清粥小菜大快朵颐。

    三人吃着,便聊到了最现实的资金筹集和项目启动上。

    宋显珠道:“鄙人明日便将机器局的股票全部出手!奶奶的,如今一股超过十二两,实在有些高处不胜寒!卖了股票,这修路的银子便有了着落!”

    郭世骧也嚷道:“我家的那万亩水田也可以抵押给汇通钱庄,光是田皮一项,也可筹集十数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