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下之吭(十六)-《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旨意发出,朱平槿用眼神威严地扫过群臣,看有谁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尤其是顾绛。他现在只是客人,不是臣子。

    然而顾绛恭顺的表现让朱平槿很满意。他深躬拜首,一副臣子的模样,完全没有狂生或者怪物的影子。

    在中国,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团体,都需要一名权威,即所谓的“核心”。权威可能会很开明、很和谐,但他仍然是权威。

    没有权威,事情就要无休止的争论、扯皮、拖后腿、打肚皮官司。任何一名不是权威的人,如果他敢于公然反对权威,那么他就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成为新的权威,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如此,顾绛便可用矣!朱平槿大喜,可转眼又发了愁:此人情商偏低,该如何使用呢?

    “禀世子,臣有军机奏明!”就在朱平槿思考的时候,只听舒国平大声道。

    “舒先生是军机大臣、总参谋长。事涉军机,舒先生尽管讲来!”朱平槿淡淡应道。

    “世子曾经告诫臣等: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可这里有一人,非君非臣,臣不知当如何处置!不如,将他扣住三年……”

    “不必了。”朱平槿大大松了一口气,大声回答:“为君有臣(注二)!”

    “臣遵旨!”

    顾绛一言既出,叩头便拜。

    这个一心成为伟人的人,终于在朱平槿的百般诱惑下,决心不当伟人了。中国传统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顾绛本人对国家前途的参与意识,再加上一点内心对世俗功名的渴求,让他心甘情愿地拜倒在王权的威严和功名利禄的诱惑下,变成了朱平槿的喽啰和帮凶。

    从此,中国少了一个伟人,多了一位名臣。是祸是福,是赚是亏,当事人恐怕永远厘不清。

    顾绛叩首称臣,可大臣们来不急缓一口气,便见太监张维撅着屁股拿着个红本子跑了进来,向世子奏报了他一直期待的消息:

    五月一日,闯贼李自成、曹贼罗汝才等人率军三攻开封。流贼五十万,号称七十万;同日,督师丁启睿和保定总督杨文岳率平贼将军左良玉、总兵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等名将奉旨率军北上救援。官军十八万,号称四十万。

    五十万对十八万,朱平槿和殿内诸人都知道,一场决定大明命运的会战已经拉开序幕。但他们不可能提前料道,这场会战将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以那么滑稽的结局草草收尾!

    “廖公,张大人弹劾你的奏章已经发往京师。你的自辩折子要尽快发出!”

    “老臣遵旨!只是老臣有些为难……”

    “无妨!皇帝喜欢听的,你尽可以写上。百万银子买一顶督师的乌纱帽,划得来!”

    “臣有本奏!”

    不待廖大亨谢恩领旨,郑安民突然出列,长拜于地:

    “廖公当亲自入京面圣。其一乃自辩于朝堂;其二……乃为世子与罗姑娘请婚!”

    夕阳西下,洒下万点金光。

    站在殿前高高的平台上放眼望去,殿宇、红墙、树木、人物,眼底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金灿灿明晃晃的世界里。

    看着众臣远去的背影,一种孤独感和恐惧感突然袭上朱平槿的心头。他踌躇片刻,轻声吩咐张维道:“靠诉谭姑娘,本世子今晚没有时间听她奏报政务了。传旨曹伴伴,随侍本世子去见罗姑娘!”

    注一:顾诚先生考证,李自成三攻开封的时间为崇祯十五年五月二日。

    注二:出自《东周列国志》:有其君者,必有其臣;有其臣者,必有其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