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河淮惊变(四)-《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更可虑的是,这只军队如果继续以抢掠为生,将来怎么可能融入到以“护国安民、天下太平”为宗旨,以三大军纪为铁律的护国军中?这样的军队即便再能打仗,蜀世子朱平槿又怎么可能会对他们全盘收编?

    所以,龙启胜要完成他的使命,就必须找到粮食补给的来源,让四营七千人马坚持到八月中旬淮北稻熟。

    等到军粮备齐,便可以重新规划未来。或屯垦当地,或整军南下。

    若那时再得到蜀王府或护国军的支援,则满盘皆活,他龙启胜也就算功德圆满了。

    ……

    龙启胜的想法可以直言不讳地说出来,刘红婷的小心思和大谋划却不能在这位耿直的汉子面前透露半句,连她身旁的陈瀛也不行。

    作为护商队曾经的副总参谋长和最早六个连之一的连长,作为罗办曾经的主任,作为舒师傅未来的侄儿媳妇和舒国平的未婚妻,刘红婷可谓是与蜀王府关系最亲近的几个大臣之一,也可能是唯一能在世子和罗姑娘跟前使小性子的大臣。

    女人独有的直觉、天生聪明的头脑再加上罗姑娘出了名的大嘴巴,既让她知道了许多其他人不知道的东西,也让她品尝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意味。

    比如蜀世子与罗姑娘之间的关系,世人皆以为是未婚夫妻。然而刘红婷从两人身上,却感觉不到一丝一毫未婚情侣所独有的激情与甜蜜。她感觉更多的,反倒是老夫老妻间常年磨合带来的习惯、信任、妥协与无奈!

    再如罗姑娘怒批火器局生产太慢,曾经脱口而出“七十个军”。

    这事更为蹊跷。

    有女人猜测为口误,有男人嘲笑为无脑。按常理论,护国军一营八百人,若营以上单位均按四四制编成来计,一军将有二十万人。七十个军则是整整一千四百万人,是全川总人口的两倍,这怎么可能!

    然而对罗姑娘禀性的深刻了解,却让刘红婷得出了与众女不同的结论。

    罗姑娘对军制编成的了解,至多只算一鳞半爪。她只知道一个军的人数很多,是最大的战役单位,却根本不知道一个军到底多少人。

    然而以罗姑娘对军制的无知,脱口而出的却不是六十个师,也不是八十个团,而是精准的“七十个军”。

    这数字从何而来?

    刘红婷认定,这个数字唯一的来源,只可能是世子朱平槿本人。

    罗姑娘说“七十个军”,别人都当笑话。但世子说“七十个军”,恐怕没人敢笑!

    说不定“七十个军”,那才是世子心中肇建强军的终极规模!

    读书人都知道,《周礼》有云:“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注一)”。

    文治、武功、礼乐、教化、宗教、夷务、金融、农垦、机器、道路,搬起指头也数不完的工作内容,三日一变的蜀地景象,或许就是世子夫妇勃勃雄心的最好注解。

    或许,他俩的目标并非定鼎天下那么简单。他们要的不仅是大明,而且是一个崭新的大明,屹立世界的一个天朝上国!

    这次她奉令旨下江南,世子和罗姑娘给与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和资源。

    在政治上,刘红婷是蜀王府南直隶、浙江军政委员会的主委和蜀王府在南直隶和浙江两地的个人代表;

    在军事上,刘红婷是护国军南直隶和浙江两地的总监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