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河淮惊变(十)-《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王世琮厚着脸皮去找马进忠说道,马进忠却把自己碗里的糙米饭往桌上哐啷一扣道:

    这是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你王大人若是吃不下,干脆滚回汝宁府去吃大餐!

    中国人最忌讳的事便是与人撕破脸。

    两人关系僵了。王世琮此番来到城父镇,便对温如珍赌气道,他不打算回鹿邑了。反正他连个亲兵小厮也没带出来,孑然一身,四海为家。

    温如珍正想着为王世琮和马进忠两人调解,没想到马进忠已经迫不及待跳了出来,把两人的矛盾公开化。

    “混十万,今日有的是时间,坐下来慢慢说!”

    上首的老者温如珍轻轻压压手,示意马进忠不必激动。

    “此番四营弟兄能够全须全发撤下来,王大人功不可没!上月王大人替我们上了折子,说我们主动请缨,夜袭闯贼老营,谁知大营先溃,让我们功败垂成;说我们刚从朱仙镇撤下来,兵马损失惨重,粮草所剩无几,请朝廷发饷发粮。

    记着,王大人是地方文官!他上的折子,朝廷那些狗东西好歹不敢拿去揩了屁股。若是我们这些武人上的折子,朝廷谁会鸟你?有了王大人与凤阳官府交涉,好歹朝廷不会把我们当作流贼剿了……”

    温如珍说话慢条斯理,却条条打中要害。

    他替王世琮分辨,既是想缓和文武之间的关系,也在提醒马进忠:

    这紧要的当口,王世琮的身份有独特作用!

    马进忠文化低,但情商不低,智商更高。他意犹未尽地坐下来,正巧看到脸含坏笑的杨国栋,不由地眼露凶光,狠狠瞪了回去。

    “依末将陋见,我们还是静观待变!”

    杨国栋逮住机会亮明自己的观点:“永城士绅的确该杀,但刘大哥也忒狠了点!不过,他们的是是非非,我们初来乍到也不清楚。末将最担心的,还是朝廷的态度。若朝廷认定是兵变,调动大军围剿,那刘大哥那几千团丁恐怕凶多吉少……”

    “本官正是担心朝廷进剿!”

    王世琮气闷于胸,不吐不快。

    “请诸位将军想想:吴桥兵变,起因只是一只鸡!朝廷调了多少大军进剿,关宁军……”

    孰料马进忠再次将王世琮的话头硬邦邦地顶回去:

    “如今朝廷还调什么关宁军?都他妈的陷在了松山。山海关派了几只兵马出去救援,结果走到半道,又被鞑子骑兵砍了个稀里哗啦!妈的X!一群送人头的孬货!”

    “正因如此,本官担心的不是关宁军,而是我们!”杨国栋分辩道。

    “你是说朝廷没兵,会调我等进剿?”

    马进忠顿时楞住了。

    不过转眼间他便轻松地摇摇头道:“不会!王大人不是给朝廷上了折子吗?

    我们夜袭闯贼老营,结果大营溃退,让我们功败垂成。如今我们刚从朱仙镇撤下来,兵马损失惨重,粮草所剩无几。这样如何进剿?

    再说了,永城挨着凤阳皇陵,那里有牟文绶、花马刘和黄闯子的大军,怎么着也轮不到我们……

    温总兵刚才也说了,朝廷那些狗官不尿我们,还敢把堂堂王大人的折子揩了屁股?”

    “黄闯子和花马刘去打张献忠了,黄闯子从定远(注一)出发,花马刘从宿州(注二)出发。恒昌的线报最近传来消息,两支官军已经重占庐州,正在向六安追击……”莫崇文静静地看着马进忠道。他仿佛要看穿面前这个人,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丁恒昌是位高大爽朗的红脸汉子。

    见莫崇文提及自己,他便笑着补充道:“八贼和革左五营是主动后撤,反正庐州一带也抢光了。我看呀,他们是想背靠英、霍,与黄闯子和花马刘来场大战!

    黄闯子和花马刘连战皆胜,我反倒有点担心。兵法中,素有骄兵必败之说……”

    “没了花马刘和黄闯子,还有牟文绶呀!”马进忠争辩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