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淮惊变(十一)-《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龙夫人曾为刘小姐侍从,想必也归刘小姐指挥。”莫崇文波澜不惊的脸上露出一丝隐隐的坏笑,“以后龙兄弟与龙夫人,我等这些粗人到底听谁的?”

    莫崇文意有所指,让众人的眼睛顿时铮亮。

    李翠兰却没有慌。

    她知道,莫崇文这位既不肯吃蜀王府、也不肯拿蜀王府的朝廷大将,如今依旧拉不下面子,不肯在蜀王府面前服软。

    若要眼前他按照刘小姐的想法从事,必须下一剂猛药,让他和其他将领清醒清醒。

    “莫将军言重了。诸位大人都是朝廷柱石,蜀王府只是蜀地藩主,哪里谈得上谁听谁的?这次小女子跟着夫君到此,不过是夫唱妇随而已。”

    “刘小姐就没有一点吩咐?”温如珍觉得有点不对了。

    李翠兰单手平端军帽,上身笔直坐在椅上,轻轻把秀发一甩:

    “哪有什么吩咐?只有一个通知。

    江南大灾,粮价腾贵。淮安这五千石粮食,是刘小姐冒着天大的干系从漕粮中偷偷截下来的。疏通官府、租船雇人、路途吃用、关卡打点,一应费用算下来,运粮一石需耗银八两!我护国军千里运粮助饷,已是仁至义尽,只可一而却不可二!”

    只可一,不可二!

    如此说来,这五千石粮食便是蜀王府供应的最后一批粮食?

    这无异于蜀王府的最后通牒!

    在座的官军将领们立即意识到问题严重,一头的热汗立马便下来了。几分钟前还抢着发表意见的人立即闭嘴,让水榭的幽静突然含了些诡异的气氛。

    也难怪众人脸色难看。

    到达亳州后,四营收编了大量的溃兵,瞬间膨胀到近两万人。尤其是马进忠部,因为驻地更接近溃兵南撤的路线,马进忠便使了个流贼裹挟的老路子,来了个多多益善。

    等他意识到王世琮不可能要来粮食,而鹿邑比亳州等地更缺粮时,他才厚着脸皮把吃进去的兵吐出一多半,分给缺兵少将的温如珍四千,莫崇文一千五,杨国栋一千。

    谁知温、莫两人收了,杨国栋却一口回绝。杨国栋说一营三千足够了,再多便养不活!

    两万多人马,混个半饱每个月也需要五千石粮食。脱离左良玉和湖广方面的指挥,便断绝了湖广方面的粮饷接济。可凤阳府这边也不接手,变成了两头落空。

    好在刘超先期筹集了两千石,丁恒昌又带着寨丁帮着征集了几千石夏麦,这才应付到了现在。

    若是到了八月初粮源饷源还没有着落,那么军队就发不出军饷,士兵就要饿肚子。

    军饷短缺还可用诡辞拖一拖,用军纪镇一镇。粮食短缺,那么除了去抢,别无他途,否则军队就会解体,甚至哗变!

    但这里不是湖广。

    亳州周边的乡镇抢不得,周边的州县也抢不得!

    丁恒昌是本地豪侠,也是本地富绅,在亳州、鹿邑等地威望极高。附近的百姓,皆奉豪侠丁恒昌为主。没有他的支持,四营人马早就饿垮了。抢了百姓便是抢了丁恒昌,便是与丁恒昌翻了脸,除了火并别无他途。

    那亳州附近各州县呢?

    放眼河南,陈州赤地千里,无粮可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