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增兵-《日谍克星》
第(2/3)页
日本人现在眼里已经没有任何人了,尤其是中国,在他们看来,中国那么弱,又四分五裂,喜欢自己打自己,怎么可能跟日本相比。
现在见中国人居然敢主动进攻他们,这相当于在国际上狠狠地扇了他们一个耳光,使得一向骄傲的日本人无法接受,所以大部分人都叫嚣着增兵上海,教训中国军队。
当然,清醒的人也不是没有,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石原莞尔,这货被后来的日本人尊称为日本第一兵家,到底还是有些东西的。
他主张即便在上海增兵,兵力也不能超过在华北的兵力,否则日本将会陷入中国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他还主张此时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应该立即飞到南京跟蒋委员长谈判,在谈判桌上压服中国,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然,这个时候的日本,已经没有人听他的了。
八月十三日上午九点,日本的海军和陆军的巨头们进行了一次“恳谈”,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增兵上海,并且在内阁会议上签订了合同。
海军跟陆军在大战之前签合同这也算是日本的老传统了,因为这个国家的海军和陆军一向尿不到一个壶里,为了防止他们在打仗的时候互相扯皮,互不相救,在战前都会让他们签订一份合同,上面写明双方的义务,以防止他们到了战场上互相推诿。
决定出兵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司令官的问题了,按照日本军部的决定,此次增兵要先派出两个师团的中国派遣军。在日本,师团是战略单位,如果放到外面的话是可以不用考虑日本军部的命令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单独行动的。
而若想统领两个师团,那必须得让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挂帅才行。按照日本的惯例,这个人可以是中将,也可以是大将。
不过,日本总参谋部新任参谋次长多田骏则力主派大将挂帅,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首先,这次行动是多师团的行动,司令官必须德高望重,派大将比派中将有分量。
其次,这次作战的目的是要速战速决,不能像上次淞沪之战时那样,一连换了四个司令官,直接将前线将士们的士气都换没有了,简直如同儿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