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若不是今虚师叔为人低调,如今的江南,绝对不会是现在这幅模样。” 金圆笑着道:“说这些干什么,今虚师叔早就看透这些东西了。” 李镇山道:“我就是不明白,今虚师叔为什么不肯广开门庭。他若是收个十七八个徒弟,江南也不会这么弱势。山里也不会每年总闹出这些动静。” 金圆想了想,说道:“大概是没有时间吧,今虚师叔每年都去山里几个月,就算收了徒弟,能教多少?” “教出一个陈玄阳,已经够了。” 李镇山点点头。 一个陈玄阳,就抵得上一个道观一辈。 他们踩着积雪,上了穹山,路上看见许多人在扫雪。 略一询问,这些人竟都是藏书镇的居民,自发过来扫雪的。 “山路不清出来,道长们下山也不方便。” “我们都退休了,平时也没什么事情,扫雪还能锻炼身体。” “道观的道长都是好人,心善,看病才收十块钱,药材都是成本价。” 听着他们的话,李镇山若有所思的点着头。 金圆笑道:“玄阳在道观经营上面很有一套的,而且呢,他不贪钱。” 李镇山道:“我听说,陵山道观今年的善款,收了不少。” “是不少,十多个亿是有的。” 金圆感慨不已:“你是不晓得,去年陵山道观到底有多火,佛门的寺院都被压下去了。” “他怎么想起来来上真观的?” “念同门情。”金圆道:“这孩子性子是冲动,上真观出事之前,他跟上真观的关系,说一句水火不容也不为过。但出了事情,第一个站出来的也是他。” “但他有时候呢,行事的确考虑的不够充分,和九霄宫的关系,到现在都没缓和呢。” 李镇山道:“君子论迹不论心,论迹世上无完人。” 金圆道:“说的是。” 他们来到山上,见道观外面也是一群道士在扫雪。 还有一条大蛇和大灰狼,还有一个穿着略大道服的小姑娘。 “那是玄阳的两个弟子,元一,元行,原来是陵山的野兽,后来常在陵山道观听讲经文,竟是开了灵智,也是与我道门有缘。” “缘分不浅。”李镇山评价一句。 “咦,金圆住持?” 月林看见两人,放下铁锹,喊道:“金圆住持,您怎么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