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看来,不少走路去赶集的村妇见了,都纷纷惊讶,说谢国东难怪要找漂亮的妇人成亲,就唐氏这样的好相貌,十里八乡的怕是难找到一个。 “所以要找个年轻的,上一次我还听到媒人去了一位二十有八的寡妇家中问情况,这害不害臊的,要不要点脸,大了二十几岁的人,比儿媳妇的年纪还要小,他也好意思开口。” 有村妇这么说着,眼神却是朝远去的唐氏看去一眼,随即又道:“听传这位是谢国东从外头带回来的,是东家的女儿,瞧着这话怕是真的,不像个庄户家的妇人,都五十岁做奶奶的年纪,还收拾的这么利索,瞧着就像个四十岁的妇人。” 有妇人接了话,“谢国东那样的人,娶了媳妇也是要受打的,好在五丫头孝顺呢,唐氏才有今日呢。” 于是村里的妇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开了。 都是说唐氏的,对谢国东找亲事的事更是关注起来,也不知哪位村妇开了一句口:“你们不知道么,谢国东在年前已经定了亲,十两银子,半头猪肉送到了对方家中去了,正是十里坡那个二十八岁就守了寡的赵蓝。” “啊,真的同意了?才二十八岁就嫁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这怎么成。” “有什么不成的,这赵蓝可不简单,以前她家那个没死前,硬是凑使着与家里分了家的,单门独户的过日子了,现在带着一个十岁的儿子,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会儿嫁给谢国东,就想着他帮着养儿子的。” 这些妇人被这个消息给震撼,皆纷纷问情况,转眼这个消息也传开了。 谢宁一家自是没有心思与人说八卦,他们到了县城门牌处,遇上了村里的牛车,就看到不少村里人下车,正准备进去赶集去。 想到城里赶集的人太多,牛车不好赶,到时也不好寄存,于是他们一家人也从牛车上下来,将牛车往村里的牛车放一块儿,村里人帮着看着,于是一家人就这么徒步入城了。 谢宁和萧煜各人拉着一个孩子,不想孩子们挤丢,而两人却是相伴唐氏身边。 很快一家人到了市场上,年二十八的市场上果然是好多人,商贩也是极多,孩子们看到了葫芦和人儿都忍不住停步,谢宁向来对孩子是宠爱一些,于是给两孩子一人买了两串葫芦,又是一人一个人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