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孩子一听,感觉只盼着这一日快快过去,他们要回来吃粉条的。 萧煜送两孩子去读书,经过金家院门,金海又带上了肉包子,不过这一次是给了他四个,胡氏的意思是中午吃两个,晚上回来时吃两个,也不能次次都吃五丫家的馒头。 金海很知足,有肉包子吃,在吴家私塾里,他算是头一个。 牛车接着朝前去,牛车上,只听到小包子引领着六丫和金海背书,因为长期跟着小包子一起,金海成了他们班上最聪明的孩子,新学的知识别的孩子还没有学会,他便可以记下来背诵,又因六丫的勤奋,也带动着金海变得很勤快。 “今个儿咱们就算将千字文背完了,没有到一个月,接下来我要让你们三天内学会百家姓,两日学会三字经,接着便是论语与弟子规,你们可不准偷懒。” 小包子看向六丫和金海,金海暗自觉得苦,可是六丫却是兴奋的点头,于是一路打算再将千字文从头背到尾。 没想牛车忽然停下,萧煜看到眼前拦车的孩子,面色微冷。 小包子三人朝前头看去,就见谢洋拦在了牛车前,他红着脸,鼓起勇气说道:“萧哥哥,我可以坐你们的牛车么?小包子,金海,六丫。” 一时间欢声笑语的牛车上鸦雀无声。 萧煜想起那日与谢宁在漆树山坡上听到谢建勇说的话,他着沉着脸语气淡淡地开口:“不能。” 随后萧煜赶着牛车绕过他往前去了。 漆黑的夜里,天边只露出白肚,谢洋点着火把在走着夜路,看着牛车这么走了过去,他咬了咬牙,为什么家里头既然送他读了书,却不能再咬一咬牙买辆牛车,都说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他读书如此艰难,真以为他一个孩子什么也不怕么。 谢洋哭了,这一日,他因此而并没有入学堂,吴夫子问金海怎么同村的谢洋没有来时,金海内心也是疑惑,不是平素都走着来了么?吴夫子对谢洋便也有些失望了,不及金海勤快却还没有金海聪明,都是庄户出身,不好读书就是在浪费父母的心血。 这也是后话,且说萧煜赶着牛车将金海送到了吴夫子的私塾外,还撞见了吴夫子,吴夫子对萧煜和两孩子都是笑嘻嘻的,还叫上了金海帮他拿教案一同进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