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谢宁和萧煜却是直接到了知县府的侧门,门防第一次见到她,将她拦下,只派人进去通报。 施氏得知谢宁在府外,虽然没有先递拜帖,但她并没有介意,却是让人将她引了进来。 知县府果然是与常府不同,明明官高一级,可是府上却是朴素,而且府邸也不大,府中的下人不多,下人穿的也多是布衣,跟着下人来到主院,堂前有两个打帘的婆子,也是一身的布衣。 谢宁走了进去,施氏一身青衣坐在堂前主座上,面目清秀,身姿端庄贵气,身上的首饰也很素雅,但人看着就与这些地方贵夫人不同。 施氏看到她露出一个笑来,邀她入座。 里头有孩子的哭声,随后从里头赤着脚走出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小女孩长得水灵又漂亮,与施氏如出一撤,只是小女孩朝谢宁看过来的时候,她发现孩子眉心一块印记,这印记恐怕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只是不但不影响美观,反而让孩子显得更加灵气了。 施氏看到孩子,上前将孩子抱入怀中,伸手摸向孩子的小脚,有些凉了。 外头侯着的乳母听到哭声赶紧走了进来,上前接过孩子,施氏交代道:“给姐儿穿上鞋子,别着凉了。” 显然是孩子刚睡醒,见找不到母亲,就从内室里出来了。 谢宁看着施氏,她的年纪也不大,在现代还在读书呢,没想已经是两岁孩子的母亲。 乳母将孩子抱走后,施氏才看向谢宁,问今日去玉兰村参观的那些村长里正怎么样了。 谢宁也就如实说了,现在这些村里最大的困难还是牛,没有牛耕地,水田藏不住水,就变成了旱田,只能当土地使用,种一些麦子和豆子什么的,也就划不来,自然还是大米值钱些。 施氏听后有些为难,她是想帮着丈夫,希望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税赋方面也能及时缴上,毕竟前几任知县至少还能筹齐的税赋,到了他们手上可不能变成贫困县了。 谢宁于是说道:“夫人何不举办一场义捐,官府为这些村里买下耕地的牛,并交代村里人好好养着,大家一起用,解决了用牛耕地的困境。再说城里的富户不少,随便谁给一些也将是一笔大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