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而也只有谢宁紧张,毕竟萧煜一听就知道,小包子一听不用想也记住了,所以听了半晌后,谢宁不记了,她郁闷的看向东张西望的小包子,说道:“为何不记?” “五姐,我记得呢。” 小包子重述了两句,前头的读书郎受了影响,立即皱眉朝后头看来一眼,小包子只好闭了嘴,但再一次用智商辗压了谢宁。 好吧,是她多虑了,但沈大儒说的真的很好,他说的这些重点她听着都要紧张,还说哪一道题是多年都有考试过的,考生最容易犯下的错误是什么,同时他已经出了一套卷子在各地书铺里售卖,里头就提及了京中邸报的一些内容,说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留意一下府城每次收到的京中邸报,会从中看出不少考试的动向。 谢宁又忍不住小声问萧煜,“京中邸报是什么?” 这一下小包子接了话,“周夫子给我看过,是每次朝中颁布新政或者有新指令时会往各地方官府送去的邸报,也是一种律令普及与政令的传扬,当然还夹杂一些大小政务,可以看到不少皇上的旨意与动向。” “那这是官府才有的?” 小包子点头,“但这个也能让各地读书郎普及,从此由读书郎带动地方百姓,所有政令得到推广,所以周夫子都能得到一份。” 这么一说,有一个好师父,得到的消息就更快更准,如沈大儒这样的,他就能从上面分析出下一届乡试的考点方向,这个可就不得了,难怪萧煜在考虑小包子去洛阳拜师的事。 谢宁这一下听得更认真了。 在几人不远处,也坐着谢二丫和谢文生,谢文生听到这些消息时,脸色有些不好看,小声的向谢二丫说道:“周夫人每次都能有一份京城邸报的拓本,但是他不会给所有人看,如沈大儒这样公开授课的,他是不曾有,我到现在还不曾见到过,倒是周夫子身边的几位看重的秀才却是能看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