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直到刘知州将坊里的小美叫了来,问她可收到这些诗。 小美看向陆江白,陆江白的心都提到了嗓子口,一但小美开了这个口,他的功名难留。 于一个说读书人来说,若没有了功名,跟杀了他无异,十年寒窗苦读,却是一朝尽散了。 然而小美却说这些诗词都是陆江白所写,正是写给她的。 陆江白最近一直宠爱这位头牌,不少人都知道的,有了小美的证词,他便再没什么能狡辩的,于是刘知州定了陆江白的案。 剥去陆江白的功名,不准他再踏入仕途,做为读书人,品行很重要,若品行不好,只会祸害了别人。 这些诗词与谢玉案不同的是没有影射国家,所以他的命是保住了,但是他却被赶出了洛阳城。 当初被郑家赶出了京城,原本来到洛阳,是想隔着京城近些,没想洛阳城他不准呆了。 陆江白走了,他的事迹就在百姓中传开。 而此时街坊又听到一个传言,当初谢玉正是与他对诗词的时候,而惹上了祸事,也正是他的手笔。 可见此人的心计有多重,心地有多吓人。 随后又传出,谢姑娘刺伤纪夫人的事也是出自他之口,他正是纪府的门客。 随着这些谣传出来,纪府气了个半死,偏生街坊们对陆江白的事已经证实,这些谣传也跟着相信了起来。 慢慢地,无盐牌的店铺生意跟着好了起来。 福宅里,谢宁却是笑了,终于解决了一个难题,陆江白先前对付她和小包子,那是他在暗处,防不胜防,正要与她正面冲锋,也不至于到这地步。 毁了一个人的前程,谢宁本没有这样的心思,但陆江白不同,这叫自食恶果。 只是因为这些传言的关系,刚醒来不久的苗氏却是气得再次晕了过去。 到这个时候苗氏才想清楚,她实则也是被陆江白给利用了。 当初让她用苦肉计的话,该教她怎么将谢氏引到城中来对付才是,但他没有说,而且在她去的时候,自己又借机不去。 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借她的苦肉计对付谢玉吧。 文人相轻,苗氏算是见识到了,亏得她当初还将他请来纪府做门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