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569章 无人敢掩瞒 只可惜他昏沉间,记不得那么多了。 魏大儒听后点头,叫让孩子尽量将知道的默念出来,并将自己的答案也写上。 当天在魏府,谢宁和小包子停留了很久,到了傍晚才回去的。 而魏大儒正好第二日应邀了皇上的请求,他去皇宫里陪皇上下棋。 两人多年未曾对弈,想起以前在一起对弈的日子。 棋下到一半,燕帝忽然开口问道:“魏大儒不愿意教导太子,为何又在洛阳城里收一位徒弟?” 魏广君一听,连忙解释道:“皇上误会了,臣不是不愿意教导太子,而是臣不适合这宫中生活。” “至于收下谢玉为弟子,也是一个偶然,是他争取得来的,他很聪明,当时小地方而来,却有如此璞玉,自不免生出惋惜之心。” “想来他这一次的乡试,也不会辜负我的厚望。” 魏大儒一脸欣慰的样子,倒是将燕帝给激了起来,他问道:“这孩子今年参加了乡试?才十三四岁的样子。” 魏大儒点头,“皇上,他人虽小,但却懂得不少大道理,这个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以前出身贫寒之家,见识少些,这三年来教导了不少。” 燕帝动心了,他如此满意这个弟子,莫不是真有过人之处? 于是燕帝忍不住问起谢玉的情况,而魏大儒却是一脸骄傲的样子,越发使燕帝动心。 于是下完棋,魏大儒出了宫后,燕帝立即召来国子监祭酒,让他找出常德府谢玉的考卷,他要亲自过目。 彭振威一听到谢玉的考卷,脸色微变。 还真是巧了,他才得到各地考卷,正在评名次,准备出榜单,怎么皇上会知道谢玉这人的? 但是看着燕帝不容置喙的样子,彭振威不敢推辞,只好赶紧叫人去翻找谢玉的考卷送来宫中。 燕帝感叹道:“魏大儒这个学生,到底有什么过人的本事,朕倒要看看去。” 小半日后,谢玉的考卷送了上来,燕帝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只见上头字迹工整,笔锋气势如虹,不似十三四岁的孩子写的。 可是这正是谢玉的字,怎么练成的,还是在福王那儿学的招数,却也是京城贵子或是皇子们练字的招架。 可是这些京城里的权贵子弟,最后下不了狠心,练出来的没有几个。 彭振威站在殿前,心思复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