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杜伟和孟文天一听,立即问是谁。 小包子便说出了名字,“户部尚书次子范松平,今年弱冠之年,与咱们同时参加会试,他早在三年前考中的乡试。” “他通过这三年的刻苦学习,在学识上阅力上,以及能力上,都比我强。” 难得小包子这么佩服一人。 孟文天越发对这人好奇了。 而杜伟却在此时补充,说道:“听传三年前的那一次会试,此人仅差一点就中了。” 那这一次的会试,想必一定能高中了。 “此人风评也极好,听说他一定要在自己高中后再娶妻,也不曾纳妾,是一位性情中人。” 杜伟的补充让两人对此人又多了一层了解。 谢宁端着水进来时,听到这一番话,了忍不住说了一句,“择良师益友,互相成长。” “此人有能耐,你们可以结交一番,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平素也得留个心眼。” 谢宁的话很在理,三人点头,一看到她亲自送来的水,三人就端着碗吃了起来。 虽说谢家人搬到了这偌大的公主府,但是给孟文天的感觉,与当年在常德府时一样,谢家很温馨,多是自己动手做饭,家中的下人也少。 所以他和杜伟住在这儿,很是自在,孟文天很感激。 不像孟家的族人,在得知他来了京城,也只是意思意思的问问要不要去族人院里住,孟文天拒绝后,对方就不再多问了。 这么些日子也不见有长辈过来关心一下,孟文天知道,自己的父亲一直外放为官,是这些族人中过得不好的。 而他现在不过是一个举子,能不能中会试都不知道呢,他若不强,谁愿意尊重他。 反而公主府里,如同以前的福宅,过得自在,还能三人一起讨论学识,增长知识,再好不过了。 谢宁问起这个会诗楼的情况,才知这是京城才子们聚首的地方,小包子已经跟着国子学的孩子去过几趟了。 小包子又说道:“明个儿会诗楼里有一场比试,正是这位范才子受邀在列,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杜伟看了看自己的手,他不适合在京城里露脸,于是摇了摇头。 孟文天想去看,但是一想到孟家族人的事,他也摇了摇头。 第(2/3)页